美媒:陣風訂單或被殲10取代,客戶已改變意向,法軍司令承認失敗

由 東方點兵 發佈於 歷史

'25-07-08

印巴空戰結束過去兩個月,沒想到至今法方還在破防,按照美媒和法國官方的報道,印尼增購陣風訂單項目或將告吹,轉而採購殲10C戰機,法方對此嚴重不滿認爲中國正在“搶奪”法方戰鬥機大單。

01.殲10C打出名頭,法軍司令承認失敗

實際上此前美媒《軍事觀察》網站就分析過印尼采購殲10C戰機這事,美媒表示,除了印尼還有、埃及、孟加拉國都不約而同表達了感興趣考慮採購殲10C的意向,說白了還是拜印巴空戰結果所賜,印度空軍最精銳的"陣風"戰鬥機編隊對巴基斯坦發起突襲,卻遭巴方裝備的殲10C戰鬥機迎頭痛擊。

▲法國賣給印度的首架陣風(編號BS001)當前已經成爲一堆廢鐵

根據多方信源,巴方宣稱擊落3架陣風戰機,這場被稱爲"四代半中型戰機巔峯對決"的戰鬥,最終以法國達索公司的"明星產品"慘敗收場。

對此次慘敗,最尷尬的莫過於法國達索公司了,此戰堪稱是徹底被印軍把自家先進招牌砸得一乾二淨,但其CEO還嘴硬表示:“陣風戰機是一款比F35更優秀的戰機,它遠比任何中國產品都優秀”,可謂是睜眼說瞎話。

▲法空軍司令貝朗格

法國官方尤其是軍方,此前對陣風慘敗一事模棱兩可,法軍發言人在針對中國記者的提問時左顧而言他,但隨着陣風殘骸和實錘擊落陣風的證據越來越多,法軍不得不改口確認真相。其空軍司令傑羅姆·貝朗格承認印空軍的陣風戰機確實戰敗,他說他看到的證據顯示,印度空軍“僅”損失3架戰機,1架陣風,1架蘇30MKI和1架幻影2000。

但實際上目前能夠確認的是陣風至少損失了3架,巴基斯坦方面拿出了充足的證據。但哪怕按照貝朗格的這個戰績數字,巴軍的殲10C仍然是大勝,印軍的10多架陣風愣是戰時拿巴軍殲10C沒有任何辦法,甚至未能擊落1機,簡直堪稱是恥辱。

而這次衝突中殲10C的出色表現自然引起了國外的廣泛關注,畢竟這不僅是一場戰術層面的勝利,更是一次對中國高端航空裝備實戰能力的實力驗證。

02.印尼對殲10C感興趣:戰果輝煌不可低估

對此印尼方面對殲10C展露了足夠的興趣,作爲東南亞面積最大、戰略位置最關鍵的國家之一,印尼長期面臨國防裝備升級壓力,22年和法國以總價81億美元簽署42架陣風采購協議。

▲陣風戰機此前一直是國際市場上的外銷明星

而根據美媒的說法,本來5月份印尼決定增購陣風戰機,但因爲印巴空戰的結果,凸顯出陣風在實戰中暴露出對殲10C的性能劣勢,而其高昂的採購和維護成本,讓印尼考慮採購殲10C而取代陣風的主力地位,客戶已改變意向,而至於法方心心念唸的印尼增購陣風一事自然沒有下文了。

美專家表示,殲10C的單價約爲6500萬美元,僅爲陣風的一半不到。若採購42架殲10C,僅需花費27億美元,對於印尼來說自然充滿了吸引力,畢竟印尼本身的國防開支只有130億美元,並不富裕。

▲本次印巴空戰展現了殲10C強大的超視距打擊能力

美媒表示,如果印尼確定引進殲10C,未來還可能引進更多中國裝備(如預警機、無人機)。選擇殲10C,有利於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的中械作戰體系,大幅提升整體作戰效能,併爲未來的體系升級預留空間。

03.破防污衊中國:本質上是對自家陣風失去信心

有意思的是,在印尼方面表態考慮採購殲10C後,法方罕見破防發表聲明指責污衊中國,根據路透社和法國媒體的報道,法官方指責中國“損害法國旗艦戰鬥機的聲譽和銷量”,甚至宣稱中國“利用大使館傳播虛假信息”,“動用超過1000個虛假社交媒體賬號、AI生成內容和PS圖片抹黑“陣風”戰機,“搶奪”法國陣風戰機的大單。

對於這種哭哭啼啼地栽贓戲碼,中方根本沒有時間搭理,針對記者在中國外交部的詢問,中方明確回應根本不瞭解相關情況。

專家表示,當前全憑法方一張嘴,這種“只拋結論、不亮證據”的操作,本質上是將正常的國際軍火市場競爭污名化爲“信息戰”,試圖用輿論手段扭轉頹勢。說白了就是破大防了,暴露了其對自身產品競爭力的不足焦慮,本質上是西方中心主義思維的慣性發作,長期以來,歐美軍工企業憑藉技術壟斷,長期主導全球高端軍火市場,但現在顯然事情起了變化。

尤其是這些年中國軍工的崛起,對外不斷出口相比美、法等西方國家更便宜、性能更強大的武器裝備,並在國際市場上廣受歡迎,堪稱是擊碎了西方的“市場自信”,讓他們徹底是眼紅了。

而且法方這種無端栽贓指責中國的行爲只能說是小人戲碼,更凸顯其外交上赤裸裸的“雙標”。2021年,美英兩國以AUKUS聯盟爲名,粗暴撕毀法國與澳大利亞簽訂的數百億美元常規動力潛艇合同,轉而向澳提供核潛艇,這是現代史上規模空前的軍事大單“截胡”行動,讓法國數百億美元訂單流失。面對如此巨大的背叛和利益損失,法國的反應是什麼?

還不是迅速選擇向美英妥協,最終大事化小?如今,面對中國戰機在公平市場競爭中可能贏得訂單,甚至是印尼還沒有官宣採購殲10C,八字還沒一撇呢,法方這就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激烈指責中方,這種“見人下菜碟”的行爲不丟人嗎?

總而言之,所謂的“規則”與“公平”,在某些傳統強國眼中,不過是維護自身壟斷利益的工具,一旦遭遇真正公平的市場競爭和更優產品的挑戰,其反應往往是氣急敗壞而非反思進取。

中國軍工以更優的性能、更低的價格、更少的政治條件限制參與競爭時,任何無視客戶核心利益、試圖通過政治施壓或污名化手段維持市場份額的做法,終將被市場規律的鐵拳擊得粉碎,只能說太偉大了哈耶克。法國與其無能狂怒,不如反躬自省,如何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

畢竟,戰場上打不贏的武器又死貴,如今更好的同類型產品已經出現,在市場上又憑什麼賴着不讓位呢?

文章中部分內容來源出處:1.法國情報部門聲稱中國動用其駐外使館散佈對“陣風”戰機性能質疑,中方回應 環球時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