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後,全球都在美國主導的世界市場中生存,每個國家都是生產、消費的一員,互通有無,共同發展。
這個時代,對一個國家最重大的打擊,就是美國發起的制裁。
這種制裁可以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讓政府崩潰,人民陷入長期的貧困中,典型例子如古巴、朝鮮、委內瑞拉。
2022年,現代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出現在歐洲:俄羅斯和烏克蘭開戰後,美國帶着西方一次性發起6000多項制裁,幾乎把俄羅斯開除出地球。
但就在這種重壓下,俄羅斯政府頂住壓力,不僅維持了戰爭,還讓經濟逐漸好轉。

這一切的工作,大部分都要歸功於俄羅斯央行行長——埃莉維拉.納比烏琳娜。
納比烏琳娜被譽爲“普京背後的女人”,她已經在這個崗位上耕耘10年,幫助俄羅斯挺過了2014年和2022年兩次全面制裁。
要知道,作爲一個資源出口爲主的國家,俄羅斯的進出口和金融是國家命脈。一旦遭遇西方制裁,容易導致外資逃亡,盧布貶值,財政收入大降。
但納比烏琳娜用強力政策調控經濟,穩固貨幣和金融,曾被歐洲媒體評爲“歐洲第一央行行長”。
至今,納比烏琳娜已連任10年行長,年紀尚輕的她,外界猜測普京會一直把她帶在身邊。
那麼,納比烏琳娜是怎麼成長爲俄羅斯“拯救者”的?年紀輕輕的她,又是如何從制裁中幾次挽回俄羅斯經濟?

【一】
納比烏琳娜:我本想當個數學家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英國媒體傳出新聞,爲俄羅斯經濟鞠躬盡瘁的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向政府提交辭職信。
後來俄羅斯政府發言人否定了這個消息,納比烏琳娜也留在任上,但該新聞還是引起外界的無限遐想。
一些西方媒體評價,納比烏琳娜對俄羅斯的意義,可能比國防部長還要重一些。如果把俄羅斯比作一條船,納比烏琳娜的央行就是螺旋槳,這個部門癱瘓,國家就要崩潰。
雖然納比烏琳娜現在手握俄羅斯的財權,但她自己坦誠,小時候的理想不是當官,而是當個數學教授,研究學術。
在莫斯科大學求學期間,她的數學能力就得到了學校認可,所以畢業後去了工業委員會工作。

從大學畢業起,納比烏琳娜就幾乎沒離開莫斯科。因爲來這種大城市生活,是她這種偏遠地區少數民族年輕人的夢想。
1963年,納比烏琳娜出生在蘇聯的烏法市,這裏是巴什基爾共和國的首都,居民大都是韃靼人。
納比烏琳娜就是“韃靼族”,她父母都是工人,家裏四口人,還有個比她小七八歲的弟弟。
兒時因爲父母工作很忙,納比烏琳娜姐弟都在工廠學校上學,住在祖父母家。
納比烏琳娜的祖輩都是嚴肅的退休教師,她們的作風影響了納比烏琳娜,孫女從小就專注、認真。
後來,因爲理科成績優秀,納比烏琳娜考上了高中,並在19歲以優異成績被莫斯科大學錄取。她讀的專業是經濟學,學的是蘇聯的計劃經濟學那套。

但80年代中期,蘇聯的學界氛圍已經比較自由,納比烏琳娜接觸了很多西方經濟學,這大大影響了她的事業。
剛畢業的納比烏琳娜曾在蘇聯工業委員會任職,搞生產計劃的制定和預算設計。
但沒幹幾年,蘇聯轟然解體,好在納比烏琳娜靠着自己的人脈關係,認識了後來的總理蓋達爾,成爲俄羅斯“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的顧問。
1994年,她進入政府,擔任過俄羅斯經貿部改革司的幹部。由此開始,納比烏琳娜就在俄羅斯經濟系統的最核心工作,一干就是半輩子。
後來,納比烏琳娜長期擔任經貿部長,主要負責俄羅斯和歐洲的貿易往來,以及金融風險的評估。她歷經葉利欽和普京兩個時代,都能穩坐經濟部高位,足見她的實力。

【二】
保護俄羅斯經濟,行長重拳出擊
普京上臺後,納比烏琳娜一直是普京經濟上的幫手,她還當過一段時間的總統助理,幫普京出謀劃策。
熟悉俄羅斯政治的人都知道,普京身邊的高級官員,大都是有複雜的關係網,被一步步送到普京身邊的。
納比烏琳娜的確實力出衆,但她也不是硬着頭皮鑽上來的。
她丈夫庫茲米諾夫是莫斯科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是前總理蓋達爾的好朋友。
她的老師叫葉夫根尼.亞辛,是俄羅斯自由派經濟學者,被譽爲“自由派的領路人”。當年的“休克療法”,就是亞辛和蓋達爾、丘拜斯等人搞出來的。
這羣人還有個特點,就是和聖彼得堡的學界、官僚關係密切,這羣人也叫“聖彼得堡幫”,普京就是靠這羣人走進了克里姆林宮。

亞辛本人對納比烏琳娜非常看好,說她是數學天才,是他最優秀的學生。所以普京信任這個實力過硬、關係靠譜的經濟學家,2014年把央行交給了她。
像這種有聖彼得堡背景的技術官僚,普京政府裏有不少,如前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他和納比烏琳娜一樣,都是財政、經濟技術官僚。
但納比烏琳娜顯然比謝爾久科夫專業得多,她剛上臺就遇到了一次大考——2014年制裁。
2014年初,在烏克蘭的“廣場革命”結束後,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逃跑,俄羅斯派兵收復了克里米亞半島。
這是蘇聯分裂以來,俄羅斯首次對外擴張,雖然拿回的是本屬於自己的東西,可還是招來西方制裁。
這一輪制裁,包含金融投資、能源出口、工業品出口,西方停止出口一切“涉及軍事”的工業品。
俄羅斯無法自產芯片和複合材料以及先進電子元件,國內正在發展的電子製造業、精密軍工都被制裁摧垮。

同時,美國還叫停俄歐合作的石油勘探和開發,停止出口深度鑽探設備和海上鑽探設備。
俄羅斯隨即遇到金融危機,1000多億美金資本外逃,大量企業破產,盧布貶值一半。
納比烏琳娜坐鎮央行,馬上宣佈盧布和美金鬆綁,防止因爲恐慌導致的擠兌,這可能讓俄羅斯外匯蒸發。隨後她下令加息7%,抑制通脹,防止國際炒家抄底盧布。
雖然2014、2015年,俄羅斯的GDP都是負增長,但好在納比烏琳娜反應及時,金融危機的影響被壓制,只有一些商業銀行集體倒閉,俄羅斯製造業受到政府扶持,民用工業反而得到發展。
爲應對長期制裁,納比烏琳娜和總統經濟助理別洛烏索夫合作,搞出黃金儲備替代美元計劃,讓盧布在2016年後維持穩定,制裁的影響被降到最小。
這一番操作,不僅讓普京滿意,西方都稱讚納比烏琳娜是優秀行長。

【三】
被“開除球籍”,“破壞者”挽救祖國
雖然俄羅斯經濟穩住了,但因爲國際油價長期低迷,要恢復到2008年前那種烈火烹油的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俄羅斯在海外有大量軍事行動,俄軍參與了利比亞和西非的內戰,還在敘利亞幫助阿薩德政權打擊反對派。
這些海外戰事,都是要花錢的,除了一些僱傭軍能就地找礦產變現外,其他支出都是俄羅斯政府包攬。
這些財政壓力,讓俄羅斯政府不得不深入改革,最後2018年鬧出延遲退休的法案,引起全國的抗議。
2020年,梅德韋傑夫政府集體辭職,算是爲經濟不振和延遲退休買單。

然而,當全球疫情襲來後,世界各國的經濟再遭重創,俄羅斯還在不斷給烏東加碼,最終導致2022年爆發全面戰爭。
於是乎,在2014年制裁後,更加猛烈的2022年制裁襲來了。
這次制裁,在現代史上前所未有,其制裁項目居然高達6000多項,包含現代國家生存的方方面面,網友曾調侃:“這是把俄羅斯開除球籍了。”
當時,俄羅斯海外投資大部分被凍結,總數超過3000億美金,俄羅斯被踢出“SWIFT”系統,代表這個國家不能再和海外有貨幣交流。
歐洲停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後來美國推動全球制裁,俄羅斯油氣在2022年出口量大跌80%。
2014年後,俄羅斯民用工業還能進口西方的電子元件,2022年後,連一個高透鏡片、一條飛機合金骨架,歐洲都要扣下。1000多家外資企業全部離開俄羅斯,俄羅斯人連麥當勞都喫不到了。

納比烏琳娜作爲央行行長,面臨的可能是90年代以來最難困境。所以外媒傳她要辭職,的確可以理解。
但普京政府依然需要她,戰爭需要國家財政支持。在新總理米舒斯京的帶領下,俄羅斯政府全力恢復經濟,俄羅斯央行給出了強力政策——盧布結算令。
俄羅斯政府下令凡是“敵對國家”買俄羅斯油氣,都要盧布來結算。
納比烏琳娜還設計了一套結算模式,要求外國結算單位必須在俄羅斯開戶,以外匯換盧布,此舉盤活了被徹底封鎖的俄羅斯金融。
俄羅斯央行還在開戰後大幅提高利率,還是跟2014年一樣,防止做空盧布。
俄羅斯受到影響的製造業,以及國內市場的消耗品缺口,一部分靠政府砸錢養活,一部分直接從中國進口。
俄羅斯央行不僅主動購買國債,購買軍工股票,還強行要求外貿企業出售外匯,這些行爲和納比烏琳娜出身的“自由派經濟學”大相徑庭,但的確保護了戰爭中的俄羅斯經濟。

隨着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額穩定上漲,俄羅斯央行後來還推動人民幣支付俄羅斯能源費用,再用這些外匯在中國進口商品,保證了進出口循環的安全。
2023年,俄羅斯外匯儲備的20%都是人民幣,人民幣已然成爲俄羅斯第一外匯,背靠中國這個經濟巨頭,俄羅斯挺過了最艱難的兩年。
然而,諷刺的是,納比烏琳娜帶領俄羅斯央行打敗了制裁,西方國家卻對此不滿,美國的《政治》雜誌評價納比烏琳娜是“2023年全球破壞者”。
他們認爲是納比烏琳娜的俄羅斯央行,幫助普京穩住了國家,讓俄羅斯這臺戰爭機器繼續運轉。
烏克蘭政府公開批評,是納比烏琳娜在支持侵略戰爭。
面對外媒的採訪,納比烏琳娜不對這些稱呼做出評價,她只是淡淡表示,俄羅斯被長期制裁,自己和同事們只是盡職盡責,保護國家經濟。
她在2023年末接受採訪時曾說:“我們沒有自信說,我們已經拿下了所有困難。”
這種低調、謙虛,非常有蘇聯時期技術官僚的風格,普京有這樣的“大掌櫃”,確實是一種幸運。
參考資料:
1.《 納比烏琳娜:俄羅斯央行女掌門》,張怡
2.《俄羅斯央行女掌門納比烏琳娜:“穿裙子的將軍”》,胡麗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