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佈加徵25%關稅,外媒:強調不許韓國反制

由 足智多謀的史論 發佈於 歷史

'25-07-08


2025年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他致函韓國總統李在明,宣佈從8月1日起,美國將對所有韓國輸美產品加徵25%的關稅。更狠的是,特朗普還在信中警告,如果韓國敢對美國產品加徵關稅反擊,美國就對韓國產品再加碼,關稅可能會更高。這一消息瞬間炸開了鍋,外媒紛紛報道,說特朗普這是想通過高壓手段逼韓國在貿易談判中讓步,同時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可韓國那邊不幹了,直接表示這是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典型做法,揚言要採取措施反制,包括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訴。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的具體內容和意圖

特朗普這封信寫得挺直白,開門見山就點了美韓貿易的老問題。他抱怨說,韓國這些年在對美貿易中賺得盆滿鉢滿,順差一大堆,而美國這邊卻是逆差連連,日子不好過。他覺得這太不公平了,美國不能老喫虧,所以決定祭出關稅大棒,從8月1日起對韓國所有輸美產品加徵25%的關稅。目的很明顯,就是想通過經濟壓力逼韓國坐下來談,開放市場,減少對美國的貿易壁壘。

更絕的是,特朗普還在信里加了個“警告條款”,說如果韓國敢反過來對美國產品加關稅,美國就加倍奉還,關稅可能會飆到50%甚至更高。這擺明了是要掐住韓國的脖子,讓它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乖乖就範。這種霸道做法,完全是特朗普一貫作風的延續。

其實,這事兒不是特朗普心血來潮。從他2017年上臺開始,“美國優先”就是他的核心政策,加徵關稅、搞貿易保護主義早就不是新鮮事兒。他一直覺得,全球貿易規則對美國不公平,老是被別國佔便宜,所以得用強硬手段把利益搶回來。這次對韓國下手,也是他這套邏輯的又一次實踐。不過,這種單邊主義的路子,走得多了,國際上罵聲也不少,說他這是破壞全球貿易秩序的老毛病又犯了。

韓國方面的反應和應對措施

特朗普這一招,算是把韓國打了個措手不及。韓國總統李在明收到信後,立馬召集人開會,緊急商量對策。韓國政府態度很硬,表示美國這完全是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體現,太欺負人了,韓國絕不會坐以待斃,一定要採取行動維護自己的利益。

目前,韓國這邊已經在研究好幾套應對方案。最有可能的,就是向WTO申訴。韓國覺得,美國這25%的關稅完全違反了WTO的規則,屬於不正當貿易壁壘,必須得有個說法。除了申訴,韓國還在考慮跟其他國家抱團取暖,或者調整國內產業結構,儘量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韓國企業這邊也沒閒着,壓力山大。有的公司已經在琢磨把生產線搬到別的國家,繞開美國的關稅牆;還有的加大研發投入,想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爭取把關稅的損失降到最低。總的來說,韓國上下都被特朗普這一手逼得有點慌,但也在積極想辦法突圍。

國際社會的反應和評論

特朗普這波操作,不光韓國炸毛了,國際社會也炸開了鍋。不少國家和組織都跳出來說,美國這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太離譜,嚴重威脅全球貿易秩序的穩定,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比如歐盟和日本,作爲美國的貿易大夥伴,態度很明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放話,說會密切盯着事態發展,必要時會出手反制,保護歐洲企業。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態,日本會跟韓國等國家聯手,共同應對美國的貿易霸凌。

中國這邊,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沉默。外交部發言人直接說,中國反對一切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美國這麼幹就是在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大家得一起維護全球貿易的穩定。畢竟,中國還是韓國的最大貿易伙伴,這事兒發展下去,肯定也繞不開中國。

其他一些小國家雖然沒啥話語權,但也都在私下嘀咕,擔心美國的關稅戰會燒到自己頭上。總的來說,特朗普這一手讓全球貿易局勢更緊張了,大家都在看接下來會怎麼演。

事件可能對中美關係和全球貿易格局的影響

這事兒表面上是美韓之間的較量,但影響可不小,牽扯到中美關係和全球貿易格局,咱們得好好掰扯掰扯。

韓國是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這倆現在鬧翻了,多少會影響到美國在亞洲的佈局。尤其是美韓貿易爭端升級,韓國可能會更傾向於跟中國靠攏,畢竟中國是它最大的貿易伙伴。如果韓國在貿易上跟中國走得更近,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可能就得打個折扣。

反過來,中國也會密切關注這事兒。韓國要是真跟美國槓上了,中國可能會抓住機會,加強跟韓國的經濟合作,順便在中美博弈中多拿幾分籌碼。所以說,這場貿易爭端不光是美韓的事兒,中美關係也得跟着震一震。

特朗普這25%的關稅,等於是在全球貿易的火堆上又澆了桶油。如果韓國反制,美國再加碼,其他國家也可能被捲進來,最後搞成一場全球貿易大戰。這種混戰對誰都沒好處,全球供應鏈一亂,經濟復甦的步子肯定得慢下來。

特別是現在全球經濟本來就有點虛,大家都指望貿易來拉一把,結果美國這麼一搞,信心都沒了。其他國家要麼被迫跟風加關稅,要麼只能硬着頭皮應戰,長遠看,全球貿易秩序估計得傷筋動骨。

特朗普老說加關稅是爲了保護美國產業,減少逆差,可這招真沒那麼簡單。短期看,韓國產品價格漲了,美國本地企業可能多賣點貨。但長遠看,進口商品貴了,美國老百姓買東西得多掏錢,日子不好過。而且,韓國要是反制,美國企業出口也得受影響,尤其是那些靠韓國市場喫飯的公司,日子會更難熬。

還有,全球貿易戰一打起來,美國的國際形象和信譽也得跟着掉價。到時候別國不買美國貨,美國經濟自己也得喫苦頭。所以說,這關稅看着是保護自己,其實是把雙刃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特朗普致函李在明,宣佈加徵25%關稅,還不許韓國反制,說白了就是“美國優先”政策的又一次發威。他想通過貿易保護主義給美國產業撐腰,縮小貿易逆差,可這招玩得太霸道,韓國不服,國際社會也不買賬。韓國這邊放話要反擊,可能會去WTO告狀,全球其他國家也都在盯着,擔心自己被殃及池魚。

這事兒發展下去,美韓關係肯定得緊繃,中美關係也得受波及,全球貿易格局更是亂成一鍋粥。特朗普這單邊主義的路子,看似強硬,實則風險不小,可能最後誰都撈不着好。未來咋走,還得看各方怎麼博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種霸道做法要想持久,難!咱普通人就等着看戲吧,希望別把全球經濟拖下水就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