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造1艘航母?美海軍面臨違憲,相同時間下,足夠中國造6艘航母

由 東方點兵 發佈於 歷史

'25-07-09

美海軍最新一艘福特級航母“肯尼迪”號(CVN-79)的交付時間再度推遲至2027年3月,較最初計劃的2022年延遲了整整5年。至此,這艘2015年開工、2019年下水的超級航母,將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船塢中待滿10年。

01.16年造1艘航母?美海軍即將違憲?

而更尷尬的是,美國海軍正面臨一個更緊迫的危機,現役最老的“尼米茲”號航母(CVN-68)計劃於2026年退役,若“肯尼迪”號屆時仍無法接替,美國海軍航母數量將從11艘驟減至10艘,這將突破美國長期維持的“11艘現役航母”戰略底線,進而違憲。

▲肯尼迪號航母早在2019年就進行了下水儀式

根據《美國法典》第 10 篇 ——美國海軍組成:職能8062(b)條款中明確規定:“海軍作戰部隊應包括不少於11艘作戰航空母艦”,而隨着尼米茲退役,肯尼迪號航母服役延後,將讓美海軍面臨違反憲法危機。

不過對於特朗普政府而言,這都不算什麼“大事”,反正現在共和黨掌握參衆兩院,只要國會通過新法案或在年度《國防授權法》中加入臨時豁免條款,就能夠免除美海軍的違憲危機。

▲美國法典中對於海軍現役航母數量的條款

而對美軍來說最尷尬的不是違憲危機,而是其本土造船業的衰落導致其艦艇服役數量和規模的銳減,從美國2009年美軍最後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布什號服役到現在的16年裏,美國只建造並且服役了一艘航母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首艦福特號。

而2號艦肯尼迪號航母從2015年開工到現在已有10年之久,此前確定2022年服役,然後就是一拖再拖,從22年拖到24年,再拖到25年,以至於現在又拖到了27年,可見美國造船業正在逐漸“印度化”。

此前美專家就表示,作爲全球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福特”級使用了大量的尖端技術,誓要打造最先進海上作戰平臺,但這些尖端技術的落地難度遠超預期,可靠性成爲了大問題,直接導致福特級首艦福特號,從服役到具備可靠戰力,又往後拖了3-4年,不得不邊測試邊修改。

而2號艦“肯尼迪”號的建造週期更是技術爛攤子(主要是AAG阻攔裝置和AWE電磁升降機的可靠性問題)被無限拉長。除此之外,“肯尼迪”號的延遲更暴露了美國造船業的系統性衰退。

02.16年相同時間下,足夠中國造6艘航母

美國造船業的核心問題在於“去工業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得益於”里根的新經濟政策,美政府放棄全方位扶持本土造船業,美國製造業外流導致本土高端製造業空心化,造船業民用市場遭到重創,只能依賴少數幾家老牌企業,以至於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當前是美國唯一航母建造基地,其供應鏈已嚴重老化,按照美官方的數據,2025年中國的造船效率是美國的232倍。

僅以航母的建造速度和造船工業來看,中國已經全部超過美國,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國,擁有最大工業體系和造船工業,因此山東艦建造服役僅需6年時間,而且這是中國首次建造航母,速度就如此之快。更大噸位更先進的福建艦,從開工到下水不過5年時間,這還是在中途改了設計的情況下,不然速度會更快。

當前中國有兩個造船廠能夠建造航母,主要是大連和江南兩大造船廠,大連建造了山東艦、江南建造了福建艦,專家表示相比美軍16年完工1艘航母,當前中國兩大造船廠完全有能力16年週期內各建造3艘航母,一共建造6艘航母,這效率將遠超美國航母建造能力。

可以說,美國造船業的衰退是不可逆的過程,而中國造船業這些年的全面升級則是新興超級工業國家崛起的縮影。當前美國海軍無法解決航母建造的根本問題,可見未來其全球海上軍事霸權的基礎將進一步鬆動。

文章中部分內容來源出處:1.美媒:“福特”級航母二號艦“約翰·肯尼迪”號交付可能延期20個月,美軍方回應 環球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