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先進的發動機,中國多次求購被拒,俄:一顆螺絲釘都不賣

由 歷史謎談 發佈於 歷史

'25-07-09

2020年深秋,俄羅斯重啓生產線的NK-32發動機轟鳴着裝入圖-160M轟炸機腹艙。當這架翼展55.7米的“白天鵝”以2.05馬赫刺破雲霄時,萬里之外的五角大樓驟然警覺。

這款推力25噸的超級引擎,竟讓美國苦追三十年仍未能復刻。更耐人尋味的是,面對各國求購,克里姆林宮始終冷麪拒絕:“一顆螺絲釘都不賣”。但真相遠非“技術封鎖”四字那麼簡單。

NK-32的傳奇始於冷戰末期。當美國B-1B“槍騎兵”在1986年服役時,蘇聯回應以更兇悍的圖-160:4臺NK-32迸發100噸推力,載彈45噸仍能超音速突防,航程達1.6萬公里。

一組數據令西方瞠目:它的巡航速度比B-1B快80%,航程多出35%,至今保持着戰略轟炸機25小時連續飛行兩萬公里的世界紀錄。

核心奧祕藏在發動機的“胸腔”裏。NK-32採用獨特的空心鈦合金葉片,在1700℃烈焰中保持結構完整,配合1.4涵道比設計,將燃油效率與推力推向極致。

但代價是驚人的體積——全長6米、重3.4噸,相當於兩輛小汽車首尾相接,僅配套進氣道就長達20米。如此龐然巨物,註定只爲圖-160這類空中巨獸而生。

儘管被冠以“30年禁止出口”的名號,俄羅斯官方從未發佈過相關禁令。實質制約源於兩大死結。

蘇聯解體後,NK-32於1994年停產。烏克蘭分得的19架圖-160中,10架被拆解變賣,1架淪爲博物館展品。當俄羅斯2005年重啓生產線時,連備件都依賴庫存零件拼湊,耗時四年才恢復產能。

全球現役轟炸機僅美俄中三家擁有,而需超音速突防的重型平臺唯圖-160獨有。即便伊朗或印度有意購買,也缺乏匹配的載機平臺——總不能讓3.4噸的發動機塞進最大起飛重量才79噸的蘇-30吧?

當媒體渲染“美國造不出NK-32”時,航發競賽早已轉向新維度。

美軍F-135發動機雖最大推力18噸(實驗室版本達22噸),但推重比突破10,重量僅有NK-32的一半;

俄羅斯自研的“產品-30”推重比同樣達到10,爲蘇-57戰機提供超音速巡航能力;

中國渦扇-15實現全權限數字控制(FADEC),溫度耐受性反超NK-32。

其實,中國曾多次向俄購買NK-32發動機或者相關技術,但都遭到了拒絕。之後,我們又把目光轉向烏克蘭,希望購入NK-32,結果剛談完,美俄卻橫加阻攔,最終在巨大壓力下,烏克蘭不得不銷燬了手中的圖-160轟炸機,還有70多架相關的NK-32發動機,還一把火燒了設計圖紙。

硝煙散去,圖-160M2的陰影仍在北約領空徘徊,但NK-32的神話正被時代稀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