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保住官位,曼谷48小時內2次變天,中方出席,反詐大會召開

由 足智多謀的史論 發佈於 歷史

'25-07-07


泰國政壇最近可真是熱鬧得不行,一段錄音把整個國家攪得天翻地覆。2025年6月,佩通坦這位年輕女總理差點被掀下臺,曼谷48小時內兩次換人,中方還跑來開了個反詐大會。

佩通坦·欽那瓦,1986年8月21日生在曼谷,家裏背景硬得不行。她老爸他信·西那瓦當過泰國總理,姑姑英拉·西那瓦也幹過這位置,欽那瓦家族在泰國那可是響噹噹的政治招牌。佩通坦從小在曼谷長大,眼看着家裏人玩政治,耳濡目染了不少。她在泰國最好的學校之一,朱拉隆功大學,讀了政治學,腦子挺靈光。後來又跑去英國薩里大學拿了個國際酒店管理的碩士學位,學成之後可沒閒着。

2006年,他信因爲一場軍事政變被趕下臺,帶着全家流亡海外,佩通坦跟着老爸在英國待了幾年。那時候她才20歲出頭,親眼看着家族從高處摔下來,也算喫了不少苦頭。回泰國後,她沒直接跳進政壇,而是先接手家族的生意,管起了房地產和酒店那一攤。她幹得有聲有色,把家族產業打理得穩穩當當,賺了不少錢,名氣也跟着水漲船高。

到了2019年,佩通坦正式邁進政治圈,加入了爲泰黨。這個黨是他信一手搞起來的,雖然他人在國外,但影響力一點沒少。佩通坦靠着家族的資源和自己的本事,很快就在黨內站穩了腳。2022年3月,她爬到了爲泰黨領導人的位置,成了黨內的大姐大。2024年8月,38歲的她當選泰國第31任總理,創下了泰國曆史上最年輕國家領導人的紀錄。欽那瓦家族的政治血脈,又在她身上延續了一把。

佩通坦能走到這步,不光靠家族的光環。她在商業上的成績證明了她有能力管事,而年輕又有學歷的形象,也讓她在泰國年輕人裏有點號召力。不過,泰國政壇從來不是省油的燈,她上臺沒多久,就撞上了大麻煩。

她當總理之前,泰國政局就沒消停過。他信當年被趕跑後,欽那瓦家族一直沒放棄政治這塊地盤。英拉後來上臺,也沒逃過類似的命運,2014年又是一場政變把她拉下來。佩通坦接手的時候,國內反對聲音就沒斷過,尤其是軍方和一些老派勢力,對欽那瓦家族一直看不上。她上臺後,想推一些新政策,比如加強農村經濟、搞數字化改革,可沒等這些東西落地,麻煩就找上門了。

再說她個人的經歷,佩通坦在英國那幾年可不是白過的。她在那邊接觸了不少國際事務,學着怎麼跟外國打交道,這對她後來處理外交問題挺有幫助。回國後,她在家族生意上的表現也不簡單,把幾家酒店和地產項目搞得風生水起,還弄了個慈善基金,幫了不少貧困學生。這讓她在民間攢了點人氣,尤其是中產和年輕人,覺得她比老一輩政客更靠譜。

不過,政治這東西,光靠人氣可不夠。泰國這地方,軍方、法院、王室、政黨,哪一塊都得擺平。佩通坦上臺時,靠的是爲泰黨的票倉和家族的號召力,可這些東西在關鍵時刻,也容易變成靶子。她接手總理這攤子事沒多久,就碰上了2025年的那場大風波。

2025年6月,泰國政壇炸開了鍋。一段佩通坦跟柬埔寨前領導人洪森的通話錄音被人捅了出來,內容一曝光,全國上下都坐不住了。錄音裏,佩通坦管洪森叫“叔叔”,自稱“侄女”,還抱怨泰國陸軍第二軍區司令本辛“瘋了”,語氣聽着像是求洪森幫忙壓一壓邊境的事。這話一出,泰國人炸毛了,覺得她這是拿國家利益去換私人交情,還把軍方得罪了個遍。

這錄音哪來的,誰放出來的,到現在也沒個準信兒。有說是軍方故意搞她,也有說是反對黨挖的坑。不管咋樣,效果是立竿見影。6月28日,曼谷街頭徹底亂了套。數千名抗議者湧上街頭,堵在勝利紀念碑附近,要求佩通坦立刻滾蛋。那場面可不小,國旗到處飄,聲音震天響,民衆的火氣憋不住了。抗議從早上一直鬧到半夜,警方最後沒辦法,只能用水炮清場。同一時間,佩通坦的執政聯盟也開始散架。第二大黨自豪泰黨直接撂挑子,宣佈退出聯盟,這下她手裏的牌更少了。

抗議的起因還不光是錄音本身。泰柬邊境那塊地方,早就有點小摩擦。泰國這邊覺得柬埔寨佔了點便宜,軍方一直盯着那塊地皮。佩通坦跟洪森通話,估計是想緩和一下局勢,可她那語氣和內容,反倒讓人覺得她軟了骨頭。更別提她罵本辛那句,直接把軍方的臉踩地上了。本辛這人,在軍中有點威望,手底下管着第二軍區,算是泰國東部的實權人物。佩通坦這話一出,等於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事情還沒完,6月30日,泰國憲法法院出手,暫停了佩通坦的總理職權,說是要查清楚錄音的事。這消息一出,全國都盯着法院看,想知道她還能不能翻身。法院這步棋不算意外,泰國憲法法院跟政壇的糾葛由來已久,過去沒少干涉過總理的事兒。他信和英拉當年都喫過這虧,佩通坦這回也算撞上了槍口。

可這才過了一天,7月1日,政府就宣佈內閣重組,副總理兼內政部長普坦接過了代總理的擔子。在此之前,素里亞臨時頂了兩天,結果屁股還沒坐熱就讓位了。算下來,曼谷48小時內連換了兩次掌舵人,政局亂得像一鍋粥。素里亞這人,本來就是個過渡角色,他在內閣裏資歷不算深,接手兩天估計也就是穩個場子。普坦就不一樣了,他當過內政部長,手裏有實權,接手後動作快得很,立馬穩住了局勢。

這48小時,泰國人算是開了眼。佩通坦從總理寶座上被拉下來,又沒徹底出局,硬是轉了個彎當上了文化部長。她這位置咋保住的?有人說是他信在背後使勁,找人疏通了關係;也有人說是普坦不想把事鬧太大,留了她一手。不管咋說,她沒被徹底踢出去,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蹟。

就在這亂糟糟的時候,中國、緬甸、泰國三國開了個反詐大會。這會是早就定好的,地點就在曼谷,時間正好撞上了這場政治大戲。中方派了公安部的官員過來,三國坐一塊兒商量怎麼對付電信詐騙。這事跟佩通坦的危機沒直接關係,但她在會上承諾全力配合中國打擊電詐和網賭,多少給自己掙了點面子。

反詐這事兒,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東南亞這塊地兒,電詐窩點多得像牛毛,尤其緬泰邊境那一片,早就成了犯罪的天堂。中國這幾年一直在推這個事兒,泰國這邊也知道不收拾不行。佩通坦上臺前就說過要跟中國合作,這回大會正好趕上了她的風波。她雖然被暫停了職權,但還是以總理身份發了話,說泰國一定配合到底。這話聽着有點面子工程的意思,可也算給中方交了個底。

會議開得挺順利,三方敲定要聯手鏟除電詐窩點,把犯罪分子抓個乾淨。中國這邊態度硬得很,說是要把電詐連根拔起,不留後患。泰國這邊也表了態,願意出人出力。緬甸那邊稍微磨嘰了點,但最後也點了頭。這場會沒直接救佩通坦的命,可讓她在國際上露了個臉,不至於徹底丟人。

內閣重組後,泰國政局總算穩了點。佩通坦雖然丟了總理的帽子,但被安排去當文化部長,算是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她沒徹底出局,還能在內閣裏混口飯喫。憲法法院那邊接了她提交的辯護材料,說是會在兩週內給個說法,看她能不能洗清嫌疑。聽說她老爸他信出了不少主意,畢竟他當年在政壇摸爬滾打那麼多年,經驗不是蓋的。

佩通坦轉去文化部這事兒,挺有意思。她之前主打經濟和數字化,文化這塊兒沒怎麼碰過。現在接手這攤子,估計是想低調一陣,等風頭過去。她在文化部的第一件事,就是推了個保護泰國傳統藝術的項目,跑去幾個廟會露了露臉。這招不算高明,但至少能穩住點民心。

普坦接手代總理後,趕緊安撫剩下的聯盟成員,穩住了大局。他這人幹事挺麻利,上臺沒幾天就開了個會,把內閣的活兒重新分了分。軍方那邊他也打了招呼,避免再起啥幺蛾子。他信家族這時候也低調了不少,沒再往風口浪尖上湊。泰柬邊境的事慢慢平息下來,抗議的聲浪也小了點。

佩通坦這回算是喫了大虧,但也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欽那瓦家族在泰國農村的根基還在,當年他信搞的醫保政策,到現在還有人念好。她在城裏可能名聲臭了點,但在鄉下,那些老農民還是認這個家族的。憲法法院要是判她沒事,她沒準還能再搏一把。

反詐大會那邊倒是真出了成績。中國、緬甸、泰國三國聯手,電詐園區被砸了個稀巴爛,一堆犯罪分子被逮住。這事幹得漂亮,不光斷了電詐的根,還給東南亞國家提了個醒,跨境犯罪沒好日子過了。泰國這邊抓了幾百號人,邊境的幾個窩點直接被端了。中國這邊還派了專家過來,幫着查資金鍊,弄得挺徹底。

佩通坦在這上頭沒掉鏈子,跟中方的合作也算她履歷上的一筆亮點。她雖然因爲錄音栽了跟頭,但在反詐這塊兒,至少沒讓人挑出啥毛病。中方對這事兒挺滿意,泰國這邊也得了點實惠,算是雙贏。

欽那瓦家族這回雖然栽了跟頭,但根基還在。佩通坦能不能翻盤,就看她接下來怎麼走了。她38歲還年輕,政治這路還長着呢。泰國這地方,政壇從來不缺戲碼,48小時能變兩次天,誰知道下次又會咋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