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徵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由 足智多謀的史論 發佈於 歷史

'25-07-07

最近特朗普又搞了個大動作,2025年7月4日,他站在白宮新聞發佈廳宣佈,要對12個“不配合美國貿易要求”的國家開徵高達70%的關稅。這事兒一出,全球都炸了鍋,中國、德國、日本這些大國,還有像萊索托這樣的小國家,都上了他的“黑名單”。作爲一箇中國公民,我自然得關心這事兒對咱們國家有啥影響,全球經濟又會咋變。

一、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怎麼來的?

特朗普這人吧,大家都不陌生。他1946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從房地產起家,後來搞賭場、做電視節目《學徒》,2016年當上美國總統,2024年又捲土重來,第二次當選。他一貫的風格就是“美國優先”,覺得美國在全球貿易裏喫了大虧,老被別的國家“佔便宜”。所以他從第一次當總統開始,就特別喜歡用關稅這招兒,2018年就對中國、歐盟、加拿大這些地方開過刀,弄了箇中美貿易戰出來。

這次2025年的關稅政策,可以說是他老套路的升級版。7月4日那天,他直接點名12個國家——中國、德國、日本、印度、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韓國、俄羅斯、土耳其、萊索托、越南——說這些國家在貿易談判裏不配合,要麼是對美國商品設高關稅,要麼是搞不公平貿易,損害了美國工人和企業的利益。他的解決辦法很簡單粗暴:7月9日起,對這些國家的出口商品一律加徵70%關稅,除非他們趕緊同意“公平的貿易條款”。

這12個國家咋選出來的?特朗普沒給具體標準,但從名單上看,大國小國都有,經濟類型也五花八門。中國、日本、德國這些是全球製造業和貿易的大頭,加拿大、墨西哥是美國鄰居,萊索托這種小國則是靠對美出口喫飯的。估計是特朗普想殺雞儆猴,既收拾“老對手”,又警告小國別蹬鼻子上臉。

二、對中國來說,這意味着啥?

咱是中國人,先關心自己家門口的事兒。特朗普這次把中國列在“黑名單”首位,估計是老賬新賬一起算。早在2018年,他就對中國商品加過關稅,說咱們操縱匯率、偷知識產權。這回70%的關稅要是真落實,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打擊肯定不小。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2024年對美出口額大概在5000億美元左右,主要是電子產品、服裝、機械這些。70%的關稅啥概念?簡單算算,一件100塊的衣服,關稅就得加70塊,成本直接翻倍,美國消費者還能買得起嗎?肯定會少買,甚至不買。那中國企業咋辦?訂單少了,工廠可能就得裁員或者關門,尤其是那些靠美國市場喫飯的小企業。

不過,中國也不是喫素的。過去幾年,咱們已經開始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出口轉向東南亞、歐洲這些地方。外交部也說了,美國搞單邊主義,咱們會採取“必要措施”反擊。估計又是老套路:對美國商品加報復性關稅,比如大豆、汽車、飛機這些美國出口大頭。這樣兩邊都疼,誰也別想好過。

三、其他國家咋受影響?

除了中國,這12個國家裏每個都有自己的麻煩。

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靠汽車出口賺大錢,美國是它們的重要市場。70%的關稅一上,德國寶馬、日本豐田這些車在美國賣不動了,企業利潤肯定大跌。德國總理已經放話,歐盟會團結起來反擊,日本也在喊着要談判。

印度和越南:這倆國家近年靠製造業崛起,尤其是服裝、電子產品,對美出口不少。高關稅一來,印度汽車、越南紡織品這些估計得涼一半。印度已經跑去世界貿易組織(WTO)告狀了,反應夠快。

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倆是美國的鄰居,靠《美墨加協定》跟美國做生意。特朗普這回連鄰居都不放過,估計是嫌他們出口鋼鋁、農產品太多。兩邊肯定得報復,美國消費者買東西就更貴了。

萊索托:這個非洲小國最慘,經濟全靠服裝出口美國,70%關稅等於斷了命根子。工廠關門、工人失業是跑不了的,政府都急得要跟美國重新談條件。

其他國家像巴西、韓國、俄羅斯、土耳其,各有各的壓力,但總體上都是出口受阻、經濟承壓的節奏。

四、全球經濟會咋樣?

這政策一出,全球股市立馬跳水。7月4日當天,紐約道瓊斯指數跌了1200點,東京、香港這些地方也跟着遭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說,高關稅可能把全球經濟拖進衰退。爲啥?因爲貿易戰打起來,供應鏈就亂了,大家都不敢隨便買東西做生意了。

舉個例子,中國出口美國的東西貴了,美國企業就得找別的地方買原料或者乾脆漲價。漲價了,美國老百姓生活成本就高,消費少了,經濟自然就慢下來。反過來,美國對中國、德國這些國家加關稅,他們也得報復,美國農民的大豆、威士忌這些賣不出去,農民、企業也得跟着倒黴。

更狠的是,這12個國家要是聯合起來對付美國,全球貿易格局就得大洗牌。歐盟已經開始跟中國談合作,亞洲國家也在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美國慢慢就被孤立了。長遠看,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可能會掉一大截。

特朗普說這關稅是爲了保護美國工人和企業,但實際上,美國國內也炸開了鍋。美國商會、全國農民聯盟這些組織都跳出來反對,說這政策會讓物價漲、出口垮。

爲啥這樣?進口商品貴了,超市的東西自然漲價,消費者得掏更多錢。另一方面,美國的農業、製造業這些靠出口的行業被報復性關稅一搞,訂單沒了,工廠裁員、農場破產是常事兒。密歇根的汽車零件廠、艾奧瓦的大豆農場主,都在喊撐不下了。

特朗普這招兒看着簡單直接,但問題一大堆。首先,他老覺得貿易是零和遊戲,你賺了我就虧了,其實全球貿易是大家互相靠的網,誰也離不開誰。他這麼一搞,把網扯破了,最後誰都撈不着好。

再一個,他低估了別國的反擊能力。中國、歐盟這些都不是軟柿子,都有自己的底牌。小國像萊索托雖然慘,但加起來也能讓美國頭疼。最關鍵的是,美國自己也扛不住這代價,老百姓、企業不幹,政治壓力遲早把他壓垮。

還有,這政策完全無視國際規則。WTO明文規定,關稅得講證據、走程序,特朗普直接一拍腦門就幹,完全不把多邊貿易體系放眼裏。長久下去,美國的信用就沒了,誰還敢跟它玩兒?

說白了,特朗普這關稅就是場豪賭,賭別的國家先服軟。可現實是,大家都硬扛着,最後全輸。這對我這種普通中國人來說,可能就是進口的東西貴了點,超市裏的美國牛肉、奶酪不好買了。但對那些靠出口的工人、企業來說,可能是飯碗沒了,日子難過了。

全球老百姓也差不多,物價漲、生活緊是跑不了的。有人支持特朗普,說他保護自己國家利益,可更多人覺得他瞎折騰,把好好的經濟搞砸了。網上吵得熱火朝天,#TrumpTariffs都成全球熱搜了,大家夥兒都在擔心這貿易戰到底啥時候是個頭。

對中國來說,這是個機會也挑戰。咱們得加速調整,別老盯着美國市場,多跟亞洲、歐洲這些地方做生意。企業也得升級,不能光靠便宜貨,得搞點高技術、高質量的東西,這樣才能在亂局裏站穩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