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這事兒這些年老是上熱搜,從新聞到網上討論,大家都覺得挺棘手的。美國媒體最近老愛炒這個話題,說要是中國大陸真下手用武力統一臺灣,美國會不會直接炸過來,全面空襲大陸本土?解放軍那邊又會不會硬扛?這不是隨便說說,牽扯到全球格局的大事兒,得一步步掰扯清楚。

先說說背景吧。臺海問題從1949年內戰結束後就沒停過,國民黨退到臺灣,兩岸分治這麼多年。大陸一直堅持一箇中國原則,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這點從來沒變過。尤其是近幾年,中國經濟騰飛,軍力也跟着上臺階,解放軍在臺海周邊搞軍演那是常態,展示實力不含糊。美國那邊呢,從1979年建交開始,就承認一箇中國,但又通過《與臺灣關係法》繼續賣武器給臺灣,說是幫着自衛。近年來,美國動作更大,軍艦老穿越臺灣海峽,還加強跟臺灣的軍事合作。不少美媒覺得,要是中國真動手拿下臺灣,就等於挑戰美國在亞太的霸主地位,利益受損太大,所以美國可能不會坐視不管。
美媒的觀點挺多的,比如CNN和紐約時報經常報道,說美國軍方和智庫模擬過這種場景。2023年,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出過一份報告,模擬中美在臺海開打,結果顯示美國如果介入,會動用空軍和海軍力量,包括從關島和日本基地起飛的戰機,對大陸沿海目標進行打擊。報告裏提到,美軍可能會用F-35隱形戰機和巡航導彈瞄準解放軍的指揮中心、導彈陣地和港口,試圖癱瘓後勤。Fox News也發文分析,說拜登政府強調戰略清晰,如果臺灣被侵,美國會出兵保衛,雖然官方還是玩模糊,但軍方高層私下放話越來越硬。華爾街日報報道過,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增加對臺灣的軍援,2024年批准賣給臺灣價值上億的武器系統,包括反艦導彈和防空裝備,就是爲了讓大陸投鼠忌器。

再看解放軍這邊,這些年軍改後實力大增。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專注臺海方向,裝備了東風系列導彈,射程覆蓋臺灣全島,甚至能打到關島。美媒像Politico報道說,解放軍有反介入/區域拒止策略,就是用導彈和防空網把美軍擋在第一島鏈外。東風-21D和東風-26被叫作航母殺手,能威脅美軍航母羣。海軍方面,遼寧艦和山東艦服役後,第三艘福建艦也在2022年下水,艦隊規模擴大。空軍有殲-20隱形戰機,數量越來越多,能跟美軍F-35掰手腕。2024年,解放軍公佈了更多聯合演習細節,強調兩棲作戰能力,海軍陸戰隊訓練強度高。美媒承認,中國軍力今非昔比,RAND公司2023年報告指出,美國想在臺海速勝已經不現實,戰事可能拖成消耗戰。

要是真開打,美國全面空襲大陸的可能性有多大?美媒分歧不小。一些保守派媒體如國家利益雜誌說,美國有11艘核航母,能拉幾艘過來組成戰鬥羣,從太平洋發射導彈和戰機。B-2轟炸機從本土起飛,攜帶精確制導彈藥,目標直指大陸的軍事設施。盟友也會摻和,日本和澳大利亞可能提供基地支持,自衛隊幫忙補給,澳洲派艦艇巡邏。2025年上半年,美國國防部報告提到,印太司令部加強部署,增加關島導彈防禦系統,就是防着大陸的反擊。但自由派媒體如外交政策雜誌提醒,空襲大陸本土風險巨大,中國有S-400和紅旗-9防空系統,能攔截大部分來襲導彈。加上大陸導彈庫存多,射程遠,美軍航母靠近就得小心被飽和攻擊淹沒。
解放軍敢不敢開戰?這問題美媒老愛問。答案是,解放軍這些年準備充分,不會退縮。環球時報英文版轉述過軍方表態,說核心利益上絕不讓步。美媒報道,中國有網絡戰和電子戰能力,能干擾美軍衛星和指揮系統,讓美方戰鬥力打折。093型核潛艇和055型驅逐艦在海上機動強,能玩游擊戰。2024年,解放軍公佈了更多反艦彈道導彈測試,精度高,速度快,讓美媒直呼頭疼。CSIS模擬顯示,如果美軍空襲,解放軍會還擊關島和沖繩基地,那些地方美軍駐紮多,損失起來疼。俄羅斯可能賣武器給中國,在聯合國幫腔,歐盟則喊剋制,東南亞國家大多看熱鬧,不想捲進去。

經濟後果誰都跑不了。臺灣是芯片重鎮,臺積電佔全球一半產能,要是停擺,蘋果三星這些公司得哭。美媒如彭博社報道,2023年供應鏈中斷模擬顯示,全球GDP損失上萬億。中國沿海經濟發達,上海深圳要是受影響,出口貿易崩盤。美方也不好過,航母沉一艘就賠幾十億,股市油價跟着亂。核風險更嚇人,中美都有核武,真打紅眼誰敢打包票不升級?蘭德公司報告說,這種戰事持久化,誰贏都難說,代價太大。
話說回來,美媒炒這事兒也帶點目的。一些報道是爲了推銷軍售,國會山老通過法案增加國防預算。2024年,美國批准對臺軍售總額超10億,包括F-16零部件。智庫報告往往假設最壞情況,提醒政府別掉以輕心。但現實中,雙方都剋制,軍演多,擦槍走火少。2025年9月最新報道,美國軍艦又過海峽,大陸派戰機回應,但沒升級。專家分析,武統不是說來就來,得看時機和成本。

總的看,這問題沒簡單答案。美媒觀點多樣,有的鷹派喊打,有的鴿派勸和。解放軍實力擺那兒,敢打是肯定的,但開戰不是兒戲,得算總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