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正恩治理下,有很多朝鮮女孩來中國工作,她們每月能掙多少錢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10-06

說起金正恩上臺後的朝鮮,很多人都知道核武器和導彈那些事,可其實還有個不那麼顯眼的方面,就是大批朝鮮人被派到國外掙外匯,尤其是到中國幹活的那些女孩。她們主要去的地方是東北地區的城市,比如丹東、瀋陽啥的,從2011年金正恩接班開始,這事兒就成了國家創收的一個重要渠道。朝鮮經濟本來就挺艱難,工業不發達,外匯短缺,所以政府就把勞動力輸出當成一種辦法。這些女孩大多年輕,二十多歲,選的時候挺嚴的,得家庭背景乾淨,學歷至少高中以上,很多還是大學畢業的。她們不是自己跑過來的,而是通過官方渠道統一派出的,屬於國家行爲。

這些女孩在中國乾的活兒,主要集中在餐飲和服務行業,早些年更多是去朝鮮人開的餐廳當服務員。那些餐廳大多是朝鮮政府在國外開的,賣朝鮮菜,比如冷麪、烤肉啥的,地點多在北京、瀋陽、長春、丹東這些地方。女孩們的工作就是端盤子、倒水、接待客人,有時候還得表演唱歌跳舞,增加點氛圍。爲什麼主要是女孩呢?因爲餐廳服務需要看起來文靜點,男的幹這個不合適,加上朝鮮那邊對女性管得嚴,覺得她們不容易出問題。派出的規模不小,據一些報告說,高峯期中國有上萬朝鮮勞工,其中女性佔了大頭。

工資這塊兒,得說清楚。她們名義上的月薪在1000到1200元人民幣左右,這比朝鮮國內的平均工資高多了,國內工人一個月才300元左右。可實際到手的不多,國家要扣掉大部分作爲“忠誠費”啥的,交給政府創外匯。早幾年,比如2012到2016那會兒,有些報道說女孩們每月能留下的也就幾百元,甚至更少,因爲餐廳如果生意不好,工資還得拖欠。比方說丹東的那些朝鮮餐廳,2016年就有消息說女工們一個月工資沒發,攢的錢都得小心省着用。政府扣的錢直接進國庫,支持國家項目啥的,這也是金正恩時代的一個特點,他強調經濟並進,意思是核武和經濟兩手抓,勞工輸出就是經濟那手的體現。

除了餐廳,還有不少女孩去工廠幹活,尤其是海鮮加工和服裝廠。這些廠子多在遼寧和吉林邊境,靠近鴨綠江。海鮮廠的活兒苦,剝蝦、切魚啥的,一天干十幾個小時。工資名義上高點,2019年有報道說平均2000到3000元人民幣一個月,但扣完國家份額後,到手的可能就500到1000元不等。有些廠子還用朝鮮人因爲他們便宜,本地中國人要的工資高,朝鮮女孩只要本地人的四分之一。金正恩時期,這類派遣從2011年就開始增加,到2017年聯合國制裁前,規模挺大。制裁要求各國遣返朝鮮勞工,可中國這邊沒完全停,2020年後疫情期間還繼續派人。

疫情那幾年,對這些女孩影響大。2020到2022,邊境封了,很多廠子停工,工資發不下來。有些報告說,女孩們借了錢出國,結果沒收入,還得還利息,壓力山大。金正恩政府那時強調自力更生,可勞工輸出沒斷,2023年後又恢復了。比方說服裝廠的女孩們,新規定是產品有毛病就扣工資,幹活得特別仔細。海鮮廠也一樣,加工的海產品出口到歐美,賺的外匯多,但女孩們拿的少。2024年有調查說,中國廠子裏的朝鮮工人,月薪名義3000元,可國家拿走80%以上,剩下的還得扣生活費啥的,到手可能就幾百元。

爲什麼這麼多女孩願意去呢?因爲比起國內,這算好機會。朝鮮國內工資低,工作也不穩定,出國履歷能幫她們回國後找更好崗位,比如辦公室或學校啥的。選拔過程嚴,得父母有穩定工作,家庭沒問題。她們合同一般三年,到期回國,換一批人來。金正恩上臺後,這制度更完善了,2012年他升元帥那年,就開始擴大輸出規模。經濟背景是,朝鮮受制裁影響,出口少,外匯靠這個補。女孩們在中國的生活管得緊,集體宿舍,不讓隨便出門,娛樂少,主要是爲了防止逃跑啥的。

再聊聊具體數字。早些年,2011到2015,餐廳女孩月薪名義1000元左右,到手500多。2016年後,生意受影響,拖欠常見。工廠女孩高點,2019年平均2500元名義,但實際留下的1000元不到。2023年,服裝廠新規扣款後,更低了。2024到2025,最新報告說,海鮮廠工人月薪名義還是2000-3000,但扣完後100-200美元左右,換成人民幣也就700-1400元。國家賺的錢多,據聯合國估算,2024年朝鮮海外勞工總收入超5億美元,中國佔大頭。這些錢支持金正恩的核計劃和基礎設施。

這事兒有爭議。國際上說這是強制勞動,女孩們沒自由,工資被剝削。金正恩政府否認,說是自願,可報告顯示,很多女孩被打、性騷擾啥的,尤其工廠裏。中國廠主用她們因爲聽話、效率高、便宜。2025年3月,有報道說朝鮮海外勞工超10萬,中國最多。女孩們在海鮮廠幹活,產品進美國超市,可消費者不知道背後故事。金正恩推動這事兒,從2018年和特朗普會晤那會兒,就在平衡外交和經濟,勞工輸出是經濟支柱。

話說回來,這些女孩的命運挺典型的朝鮮式。金正恩時代,女性勞動力輸出增加,因爲男的更多去俄羅斯伐木啥的。中國對她們需求大,邊境城市勞動力缺口。工資雖不高,但對她們是提升。回國後,經驗幫大忙。經濟上,朝鮮靠這個緩解壓力,2021年金正恩當總書記後,更強調外匯。疫情後,2022年5月朝鮮首報新冠,金正恩指導隔離,可勞工沒停。2024年,他派兵援俄,勞工輸出也繼續。

總的看,金正恩治理下,這模式持續十幾年。女孩們每月掙的,名義1000-3000元,實際幾百到一千多,取決於行業和年份。餐廳低點,工廠高點,但扣款多。2025年現在,情況類似,儘管制裁,派遣沒斷。中國廠子談判新一批工人。女孩們貢獻大,可受益少,國家拿大頭。這反映朝鮮經濟困境和生存策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