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執行者到管理者:我的三次碰壁與一個頓悟

由 月影說職場 發佈於 職場

'25-11-21

我叫雯,三個月前從健康管理師晉升爲團隊監督。這本該是職業生涯的躍遷,卻成了我今年最大的挑戰。

第一次團隊會議,我就碰壁了。

當我拿着精心準備的流程優化方案,向總監闡述如何將健康管理的PDCA循環應用於現有業務時,得到的卻是禮貌的否決:“小郭,你的想法很好,但現有的流程已經運行多年,我們需要更穩妥的方案。”

那一刻,我彷彿聽見了自己理想碎裂的聲音。


管理初學者的3個誤區

1. 錯把新官上任當成改革良機
我帶着健康管理師的思維闖進管理領域——發現問題就要立即解決。卻忘了組織像人體一樣,猛藥會傷身。我提出的每個優化建議,在團隊眼裏都成了對他們過去工作的否定。

2. 把業績目標當成唯一導向
三個月後的業績考覈像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我不斷強調數據、結果、效率,卻在無意中疏遠了人心。團隊需要的不僅是方向,還有被理解和信任。

3. 陷入專業主義的傲慢
看着團隊仍在用我認爲“過時”的方法工作,內心的焦慮變成了言語的尖銳。“這個指標應該這樣分析”、“那個流程明顯不合理”——
我的專業成了武器,而不是工具。


謀定而後動的三層修煉

在經歷了連續兩次方案被否後,我開始反思。真正的“謀定而後動”,原來包含這三個層面:

第一層:識勢
理解團隊現有的工作模式背後的成因,就像健康管理要先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每個看似不合理的流程,都可能有着歷史的合理性。

第二層:借力
不再單槍匹馬提出方案,而是先與核心成員一對一溝通,把“我的方案”變成“我們的發現”。就像調理身體需要尊重個體的差異性。

第三層:漸進
將大改革拆解成小實驗,用試點數據說話。一個月的試點數據顯示,新流程讓效率提升了18%,這時再推廣,阻力變成了助力。


他們的轉變

李總監,最初最堅定的反對者,現在會在跨部門會議上說:
“雯帶來的健康管理思維,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性。”

團隊骨幹小陳,從最初的牴觸到主動請教:
“郭經理,這個健康評估的模型,能不能幫我們優化客戶服務流程?”

如果你也正經歷:

  • 新崗位的“水土不服”
  • 專業理想與團隊現實的碰撞
  • 急切想要證明自己卻處處碰壁

請記住:最快的推進,往往來自於最耐心的準備。

我是健康管理師出身的團隊管理者雯
正在經歷從專業到管理的蛻變之路
私信我“管理轉型”,分享你正在經歷的困惑
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如何在新崗位上“謀定而後動”

有時候,退後一步不是放棄,而是爲了更精準地前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