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蘭州牛肉麪,我想象無論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應該都喫過吧。蘭州拉麪是甘肅最具特點的大衆經濟面食,同時也是甘肅的地標美食。它的特點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由於麪條勁道,香味濃郁,很快的蘭州牛肉麪就開遍全國,成爲了家喻戶曉的大衆美味。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如今的蘭州拉麪似乎沒有往日的風光了,走在街頭你要是仔細觀察,會發現以前很火的蘭州拉麪食客也是寥寥無幾,一些小店甚至已經關店。那麼爲啥蘭州拉麪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內行人指出:有5個原因很扎心,趕跑了顧客。

一、面少,牛肉少,價格貴
蘭州拉麪在甘肅本地價格非常便宜,去年去蘭州玩的時候,一碗也就八九塊錢,量還不少。不過一旦到了外地,價格也會根據當地物價上漲。前幾年我們這裏的蘭州拉麪一碗是10塊錢,今年已經漲到了12左右。

漲價也就算了,關鍵是麪條比以前還少了,更別說肉了,現在蘭州拉麪牛肉幾乎見不到,即便有可能也是一些碎碎的肉渣,如果遇到良心的店鋪,可能會有一兩片肉,但是這個肉也是薄到能透光。也難怪網友評價“一頭牛賣三代”。
二、味道越來越差
說實話現在的蘭州拉麪味道真正好的沒有幾家,老食客最痛心的,是那碗“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匠心味道正在消失。如今很多的蘭州拉麪店爲了節省人工,都採用了機器和麪,麪條筋道度大大下降;稍微喫的慢一點,麪條不是坨在一起,就是特別的nong。

關鍵是湯底也不好喝了,正宗牛骨湯需熬製8小時,而有些門店使用3元/包的“濃縮骨湯膏”,蘭州本地用甘南犛牛肉,外地店鋪多用18元/斤的冷凍拼接肉,消費者戲稱“一年賣百萬碗,牛隻受皮外傷”。
三、缺乏創新力
當螺螄粉推出臭豆腐口味、麻辣燙玩起酸奶蘸料時,蘭州拉麪仍堅守“清湯+辣油”的祖傳配方,有些年輕人“吐槽到,每次進店後來回就這麼幾樣,不是毛細就是二細,連個溏心蛋都沒有,小菜永遠就是那麼幾樣,絲毫沒有新意。

除此之外現在打工人比較忙碌,往往喜歡店外面,店裏就餐就顯得少之又少,而蘭州拉麪是帶面帶湯的,容易口感黏糊,遠不及拌麪、炒飯適合配送。
四、性價比低
蘭州拉麪的性價比其實並不高,上面我們說過價格貴,面少,肉少,甚至有些地方還會出現精品牛肉,一碗好幾十塊。不過當你品嚐過後,就會發現一點都不實惠。反觀其他麪條粉類,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食物越來越實惠,比如螺螄粉,重慶小面,米線等等。

這些食物口感多元化,配菜也多,價格也很划算,人們花少錢就能喫飽、喫好,當然不會選擇又貴還不飽的拉麪了。
五、行業競爭
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已達5.6萬億,但蘭州拉麪的份額正被新興勢力蠶食,2024年螺螄粉門店數暴漲53%,麻辣燙品牌張亮、楊國福門店合計超2萬家,用“自選模式”奪走年輕客羣。曾估值50億的陳香貴,2025年關閉40%門店;馬記永撤出北上廣核心商圈,印證“高端拉麪”泡沫破裂。
隨着預包裝速食的興起,蘭州拉麪線上銷量增長200%,6元/袋的價格讓消費者驚呼“何必去店裏當冤種”。
蘭州拉麪的興衰,是一部中國餐飲業的微觀史:它曾憑標準化和性價比征服全國,卻因傲慢與停滯遭遇時代拋棄!最後問一下大家,你最近一次喫蘭州拉麪是什麼時候?選擇它或放棄它的理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