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夏天,全球貿易圈掀起了一場不小的波瀾。唐納德·特朗普,這位剛在2024年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的老將,以他一貫的“美國優先”風格,向包括印度在內的12個國家扔出了貿易最後通牒,要求籤下對美國有利的協議,不然就等着喫26%的高關稅。可這回,特朗普算盤打得再響,也沒料到印度不按套路出牌。印度工商部長皮尤什·戈亞爾站出來,擲地有聲地宣佈,印度不喫這一套,還直接對美國商品開徵報復性關稅。這事兒一出,全球都盯着看,印度這一槍,不僅打得特朗普有點懵,更是在國際舞臺上斷了美國的一些退路。

說到特朗普,大家都不陌生。唐納德·約翰·特朗普,1946年6月14日生在紐約皇后區,家裏本來就挺有錢,他爹弗雷德·特朗普是搞房地產的,給他打下了不錯的基礎。特朗普上過紐約軍事學院,後來進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1968年拿了個經濟學學位。畢業後,他沒閒着,直接鑽進家族生意,1971年接手公司,把名字改成特朗普集團,開始在曼哈頓搞高端地產,特朗普大廈就是他那時候的得意之作。
不過,他的事業也不是一帆風順。90年代和2000年代,他好幾次讓公司破產保護,日子過得有點緊巴。但特朗普這人挺會搞噱頭,通過品牌授權和電視節目《學徒》把自己包裝成了億萬富翁的代表。2016年,他以“政治素人”的身份跳進總統選舉,喊着“美國優先”,硬是把希拉里·克林頓擠下去,當上了第45任總統。2020年輸給拜登後,他沒消停,2024年捲土重來,又贏了大選,2025年1月20日開始幹第二任。
特朗普在貿易上的風格,大家都熟悉。他喜歡用關稅當武器,覺得只要夠硬,就能逼着別人讓步。第一任期,他就退出了TPP,重新談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還跟中國打了場轟轟烈烈的貿易戰。第二任期剛開始,他還是這套路子,2025年7月直接給12個國家下通牒,印度也在名單上。可惜,這回他碰上了硬茬。
再看看印度這邊的主角——皮尤什·戈亞爾。1964年6月13日生在孟買,家裏也算有點背景,他爹在印度人民黨(BJP)裏當過部長,媽是社會工作者。戈亞爾從小學習好,在孟買大學拿了法學學位,還在特許會計師考試裏排第二,腦子不是一般的靈光。進政界前,他幹過投資銀行,攢了不少經濟經驗。
加入BJP後,戈亞爾很快就嶄露頭角。2014年大選,他幫黨裏搞宣傳,BJP大勝,他也跟着上位。2017年當上鐵路和煤炭部長,搞了鐵路現代化和農村電氣化,幹得挺漂亮。2019年,他接手工商部長,開始管印度的貿易和工業政策。這幾年,他帶着印度跟英國、阿聯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談了好幾份貿易協定,把印度的國際地位抬了不少。戈亞爾這人,談判時思路清楚,態度硬朗,尤其在維護印度利益上,從不含糊。

2025年,特朗普的貿易通牒砸過來,戈亞爾沒慫,直接站出來應戰。這場交鋒,他成了印度反擊的靈魂人物。
2025年7月初,特朗普政府放出狠話,給12個國家下了最後通牒:7月9日前籤貿易協議,不然就加26%的關稅。特朗普還特意點了印度的名,說之前跟越南談成了,接下來就輪到印度,甚至暗示跟印度總理莫迪關係不錯,以爲印度會乖乖就範。可印度這邊壓根沒買賬。
其實,美國和印度的貿易摩擦早就埋下種子。2018年,特朗普對印度鋼材和鋁材加了25%和10%的關稅,印度忍了好幾年,一直說要報復,但沒真動手。2025年,特朗普變本加厲,不僅想保住鋼鋁關稅,還要求印度開放農產品市場,讓美國的轉基因玉米和大豆進來,另外還要對印度汽車加25%的關稅。這條件一出,印度覺得不能忍了。農業是印度的命根子,轉基因產品進來,可能砸了農民的飯碗;汽車產業又是印度經濟的新亮點,美國這一手,擺明了是要掐印度的脖子。

7月5日,印度商務部開了個發佈會,戈亞爾親自上陣。他宣佈,印度不會接受美國的期限威脅,決定對美國部分商品加20%的報復性關稅,名單上包括杏仁、蘋果、核桃這些美國出口大頭,當天就生效。這招夠狠,因爲美國加州是這些產品的核心產區,直接打在美國農業的痛點上。
戈亞爾這步棋不光是報復,還帶着戰略眼光。印度早就不是那個只會捱打的小弟,這幾年經濟蹭蹭往上漲,對外貿易也越來越有底氣。戈亞爾算得很清楚,美國農產品對印度市場有依賴,而印度自己的市場夠大,完全有資本跟美國硬碰硬。他還放話,印度會憑實力跟美國談,不怕任何壓力。
這消息一出,全球都炸了鍋。國際媒體爭相報道,說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頭一回被人正面剛。金融市場也跟着抖了三抖,美國農產品公司的股價往下掉,印度國內企業倒是士氣高漲。孟買股市的交易員都說,這關稅一加,印度手裏的話語權明顯多了。
特朗普這邊坐不住了。7月6日,他開了個緊急會,氣得直拍桌子。當天,他在社交媒體上喊話,說印度這是在玩火,美國遲早會讓印度後悔。可喊歸喊,他沒敢馬上動手。7月9日通牒到期,美國沒加新關稅,反而把期限推遲了兩 Scouts表示,白宮放話說正在跟印度“建設性對話”。這信號很明顯,特朗普有點虛了。印度態度太硬,美國短時間內拿不出好辦法,只能先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