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確認訪華,馬克龍也將出席閱兵?中方當面交底,8字震耳欲聾

由 足智多謀的史論 發佈於 歷史

'25-07-09


2025年9月,北京要搞一場大動作——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這事兒早就在網上傳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拍板要來,法國總統馬克龍會不會也露個臉還不好說。中國這邊呢,外長王毅直接放話,“積極回應中方關切”,這八個字聽着簡單,可分量不輕。

一、普京訪華這事兒定了

先說普京。他要來中國的事兒不是空穴來風。2025年5月,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在莫斯科放出消息,普京計劃8月底到9月初訪問中國,重點是參加9月3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搞的閱兵。這次閱兵是爲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意義挺大。普京這次不是隨便來玩玩,他跟中國的關係這些年一直很鐵,訪華對他來說也不新鮮。

回想一下,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的時候,普京就來過北京。那時候他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跟中國領導人一塊兒看閱兵,倆國家藉着二戰的歷史共鳴,把關係拉得更近了。這次80週年,他再來,既是老朋友敘舊,也是兩國戰略合作的又一次亮相。俄羅斯那邊說了,普京9月2號到北京,3號看完閱兵後還有一系列會談,能源、安全、國際局勢都得聊。

爲啥普京這麼重視這次訪華?簡單說,中俄現在是背靠背的夥伴。西方對俄羅斯制裁不斷,美國帶頭搞遏制,俄羅斯只能往東看。中國這邊呢,經濟實力強,國際話語權也不弱,跟俄羅斯的需求正好互補。能源合作是重頭戲,俄羅斯的天然氣、石油往中國輸,中國的基礎設施、技術也能幫俄羅斯頂住西方的壓力。這次閱兵不光是走個過場,更是兩國對外喊話:咱倆站在一塊兒,誰也別想隨便拿捏。

二、馬克龍來不來還得看情況

再說馬克龍。這傢伙會不會來,現在還八字沒一撇。法國那邊沒正式確認,但消息早就滿天飛了。2024年12月,馬克龍的外事顧問博納跑了一趟中國,明顯是爲2025年的行程探路。馬克龍自己也說過,想“適時再訪華”,這話聽着挺曖昧,留了餘地。網上有不少人猜,他可能會藉着閱兵的機會來北京,既能跟中國拉近關係,又能刷刷法國的存在感。

馬克龍要是真來了,意義跟普京還不一樣。法國是歐盟的大國,但跟中國的關係一直有點複雜。一方面,中法貿易挺多,法國的高端消費品、飛機都想賣到中國來;另一方面,歐盟內部對華態度不統一,有人覺得中國是威脅,有人想合作賺錢。馬克龍這幾年推“歐洲戰略自主”,不想完全跟着美國走,所以跟中國打交道時,他總想找個平衡點。

2023年4月,馬克龍來過北京,談了氣候、貿易,還喫了頓國宴。那次他帶了不少企業家,簽了幾個大單,法國干邑酒和中國的市場掛上了鉤。這次如果再來,估計還是奔着經濟合作去的。不過,閱兵這種場合帶點軍事味兒,馬克龍會不會覺得有點敏感?畢竟法國不像俄羅斯,跟中國的軍事聯繫沒那麼深。他要是站在觀禮臺上,跟普京一塊兒看中國軍隊走正步,歐洲那邊肯定得炸鍋。

還有個背景得提一提。2025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這是個不錯的由頭。如果馬克龍真來,可能會順便搞點紀念活動,算是給雙邊關係加分。但他得掂量清楚,歐盟內部現在對中國電動車加稅的事兒鬧得挺僵,他要是太高調跟中國走近,德國、意大利那邊可能有意見。所以,馬克龍來不來,什麼時候來,還得看他怎麼算這筆賬。

三、中方交底,八個字不簡單

最關鍵的還得說說中國這邊。王毅外長2025年6月跑了一趟巴黎,跟馬克龍當面聊了聊。這次會晤不光是禮節性的,話題挺硬核。中歐貿易摩擦是重點,特別是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的事兒,中國早就憋着一口氣。王毅直接遞了份文件,告訴馬克龍:你們得“積極回應中方關切”。這八個字聽着直白,可背後意思很深。

啥叫“中方關切”?說白了,就是中國覺得歐盟的關稅不公平。中國電動車這幾年賣得火,性價比高,歐洲車企有點扛不住了。2024年,歐盟搞了個反補貼調查,說中國車企拿了政府補貼,擾亂市場。可中國這邊不服,覺得這是保護主義,憑啥我賣得好就得挨罰?王毅這話的意思很明白:法國要想跟中國做生意,就得拿出誠意,別老跟着美國瞎起鬨。

這八個字震耳欲聾在哪兒?一是語氣硬,二是擺事實。中國不是求着誰合作,而是擺明立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馬克龍要是真來閱兵,估計得帶點誠意,比如在貿易問題上鬆鬆口子。要不然,中國也不是沒招,法國干邑酒、奢侈品的對華出口也不是鐵板一塊。

王毅這趟巴黎行還透出個信號,中國在國際上越來越主動。以前可能是等着別人來談,現在是直接上門說清楚。中俄關系鐵,那是有歷史和現實基礎;中法關係要想更進一步,就得看法國怎麼選。這八個字不光是說給馬克龍聽的,也是給歐盟、給全世界聽的:中國不怕事兒,但也不惹事兒,合作得講公平。

四、閱兵背後的大格局

這次閱兵可不是光秀肌肉那麼簡單。80週年是個大節點,中國想借這個機會跟世界說清楚幾件事。第一,二戰的歷史不能忘,中國是戰勝國,跟俄羅斯一塊兒扛過法西斯,這份情誼得記住。第二,中國的軍事實力今非昔比,不是隨便誰都能壓一頭的。第三,國際秩序得變變了,老被美國牽着鼻子走,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普京來,代表中俄抱團取暖。這倆國家這些年聯手幹了不少大事,上合組織、金磚國家,都是他們的主場。馬克龍要是也來,那就更有意思了。歐洲不全是鐵板一塊,法國要是跟中國走近點,德國怎麼辦?美國又怎麼看?這場閱兵可能不光是軍事展示,還會讓全球關係抖一抖。

再說說中國自己的算盤。閱兵是個機會,既能提振國內士氣,也能對外展示自信。現在國際上亂七八糟的事兒不少,中東打仗、俄烏沒完沒了,中國得站穩腳跟。跟俄羅斯拉緊關係,跟歐洲找合作點,都是爲了在亂局裏穩住陣腳。王毅那八個字,其實也是在說:中國有底線,但也有胸懷,想合作的就一塊兒幹。

普京這次訪華,估計會籤幾個大單,能源、安全合作得再加碼。他回莫斯科後,中俄的關係只會更鐵。馬克龍要是來了,可能會帶點貿易上的讓步回去,法國在歐盟裏的話語權也能抬一抬。中國這邊呢,不管誰來,都得繼續推自己的路子。一帶一路、全球南方的合作,都得加快腳步。

國際上看,這次閱兵可能會讓西方有點坐不住。美國肯定不樂意看到中俄這麼親近,馬克龍再摻和進來,他們更得頭疼。歐盟內部估計還得吵一陣子,對華政策到底是硬還是軟,誰也說不準。但對中國來說,這都是機會。站穩了,才能跟誰都好好聊。

最後說一句,這事兒還沒完。馬克龍到底來不來,王毅那八個字能不能真落地,9月3號那天見分曉。咱老百姓看熱鬧,也得看明白,這世界變來變去,關鍵還是得有實力、有朋友。你說是不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