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沉默幾天後,親自下場給日本撐腰,反對中國在臺海武統

由 第一軍情 發佈於 軍事

'25-11-21

#曬圖筆記大賽#
文/御風

美國終於按捺不住了。沉默數日後,特朗普政府突然集體出動,爲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站臺,公開在臺灣問題上向中國發難。

(美國駐日大使會見日本外相)

據報道,當地時間11月20日,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皮格特發表聲明,宣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並強調美國“堅決反對任何單方面試圖改變臺海、東海和南海現狀的行爲”,矛頭直接對準中國,不準中國大陸武統臺灣。

同一天,美國駐日大使格拉斯在會見日本外相茂木敏光後,又在社交媒體高調宣稱“代表總統特朗普”堅定支持日本大使高市早苗,他甚至倒打一耙,把中方正當的反制措施誣稱爲所謂“經濟脅迫”。

(特朗普和高市早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幾天前特朗普還拒絕公開爲高市背書,還放話“很多盟友並不是美國的朋友”,如今美方公開力挺日本,形成鮮明反差,引發了外界高度關注。面對美方的拉偏架,中國外交部批駁格拉斯的言論“純屬政治作秀”,並重申臺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插手。

從戰術層面看,這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分工演戲”。特朗普本人不想親自捲入中日爭端,以免得罪中方,因此他保持距離,把強硬發聲的任務交給手下的官員,這既能向日本傳遞支持,又能確保特朗普本人在未來中美談判中保留轉圜空間。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態度的驟變主要源於兩點。

(高市早苗)

首先,高市早苗近期的激進反華言行雖然導致中日關係急劇惡化,但也成功向華盛頓遞交了“投名狀”。

在特朗普看來,一個與中國徹底撕破臉的日本,纔是美國最需要的“馬前卒”。如果此時美國置身事外,任由高市政府在中方施壓中垮臺,那麼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圍堵體系將出現巨大缺口。

因此,捏着鼻子也要把日本這一“反華橋頭堡”穩住,是美國不得不做的戰略選擇。其次,美國試圖通過這種“極限施壓”的方式來測試中國的戰略定力。

然而,美日顯然嚴重低估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與能力。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幾十年前那個任人欺凌的國家。面對美日的勾連挑釁,中方完全有能力從容應對。

(福建艦)

在軍事層面,解放軍在臺海及周邊海域的常態化戰備警巡已經構建起了一張嚴密的立體攻防網。美國的航母戰鬥羣早已失去了在第一島鏈內肆意妄爲的資本,任何試圖武力干涉臺海的企圖,都將面臨解放軍區域拒止能力的雷霆打擊。美國口中的“防務承諾”,在絕對的實力天平面前,極有可能只是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火箭軍)

歸根結底,特朗普政府的這次“親自下場”,不過是暴露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焦慮。他們越是高調地強調“反對武統”,越是證明他們對中國統一大勢的恐懼與無奈。日本如果以爲抱緊了美國的大腿就可以在東亞橫行霸道,那無疑是打錯了算盤。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任何試圖阻擋中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外部勢力,最終都將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