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億“裸女”也拯救不了的大佬,出啥事了?

由 是史大郎 發佈於 財經

'25-07-07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Pro


一份註定虧損的年報,還在難產中。


7月8日,資本大佬劉益謙旗下的天茂集團要復牌,但是復牌後,就是*ST天茂了,而披星戴帽的原因,就是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難產。


這兩份難產的報表,讓天茂集團在2個月的時間裏面,經歷了證監會調查、停牌、復牌、退市警示。


本來,大家對它的業績也有預期,那就是虧損。


天茂集團主要靠國華人壽貢獻業績,但是這兩年,保險主業不好做,保費收入在下降,而作爲險資,它的投資還踩雷廣匯汽車這樣的危險公司,2023年首次虧損,2024年再虧損5-7.5億。


那爲啥報表還是“難產”了呢?官方說法是:“信息需要補充覈實”。


補充啥?覈實啥?市場對此的猜測就比較多了。


比如,是不是審計問題,在確認收入上有分歧,導致財務數據需要覈實;再比如,有沒有涉財務造假,這問題就大了,還需要證監會調查。


但跌是肯定的了。


在2025年,天茂集團跌了41%,而機構更狠,在7月1日公告,旗下基金持有的股份,按0.27元/股進行估值,相當於在停牌價上打了一折。


當然,復牌之後,估值會上調。


但如果再倆月之後,這兩份報表再拿不出來,按規則,應該就是退市了。


劉益謙的故事,還挺傳奇,主要是靠膽子大、腦子活泛、踩中風口。


他投資之前,是出租車司機,而那時候,出租車稀罕,他敢花別人“一年工資”的價格考駕照,後來炒股票,1990年就敢花1萬塊買豫園商城的原始股,到套現的時候,賺了100倍。


什麼認購證、國債期貨,他都倒騰過,後來成立新理益,專門搞投資。天眼查信息顯示,新理益註冊資本60億,劉益謙家族全資持股。


他在資本市場有倆稱號,“法人股大王”和“定增大王”。


那時候,法人股流通性非常差,而且價格還便宜,於是,他就開始收購法人股,有數據說,當時他持有15家上市公司大約2.5億股法人股


後來股權分置改革,他靠拋售法人股,賺了一大筆,一個安琪酵母,就賺了1.8億。


2009年開始,劉益謙就開始參與京東方A、保利地產等公司的定增,而在定增的高峯期2013-2014年,參與了30多次定增,花了80多億。


而在一個包鋼股份上,他的定增金額就超過50億,當然了,也爲他帶來130億的浮盈,錢花得還是很值得的。


玩資本之後,他也開始做實業了。


比如,他通過買法人股,成爲百科藥業的大股東,後來百科藥業成爲了天茂集團,2015年通過98.5億的定增,控股了國華人壽。


2021年,亨迪藥業上市,本來不溫不火,結果在2022年股價大漲,2個月翻了2.75倍,押中布洛芬,浮盈60億,在那時,市場簡直是羨慕嫉妒恨。


資本大佬的另一個愛好,就是收藏。


2014年,他在香港蘇富比花了2.81億港元(約合2.2億人民幣)的天價,拍下了“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刷了24次黑金卡,才付完款。


這不是他第一次拍東西,但是,這次最震驚。


因爲,這位大佬不按套路出牌,他拿到杯子第一時間不是收藏,而是用這2個多億的杯子,泡了一杯普洱茶,發了一個朋友圈。


這一操作,直接讓劉益謙火遍全網。


到2015年,在市場上各種拋定增案的同時,他又花了1.7億美元(約合10.84億人民幣)的價格,拍下了意大利畫家的《側臥的裸女》。


他自己都感慨,“的確蠻貴的”,他的名言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而鑑於這幅畫以及這個價格,外媒直接給他一個稱號,“中國最俗氣的億萬富豪”


在拍賣上,花錢如流水。


一個明代的刺繡唐卡3.5億港元,王羲之的平安貼3億港元,張大千的桃源圖2.7億港元……


他過億的藏品有8件,百萬千萬都數不過來,這些藝術品都放在了他的龍美術館,而光這個美術館,上海有倆,重慶有一個。


但是,古董這東西,價格就比較虛,高價買不一定能高價賣。


2023年香港蘇富比的秋拍,有一個劉益謙的專場,他拿出39件藏品拍賣。


結果,39件藏品有10件流拍,剩下29件,估價7.45億-10億港元,但是成交只有5.45億港元,一個專場下來,折價30%-45%。


如今,天茂集團的退市警報拉響,從踩中風口,到進入“風口浪尖”,這幾年,這位大佬在投資上頻頻失手,長江證券、美凱龍、廣匯汽車等等,都讓他賠了不少。


劉益謙的神話,可能需要繼續賣藏品回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