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茶之旅、九曲溪漂流...解鎖國家公園“新玩法”→

由 央視財經 發佈於 財經

'25-07-07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暑假到了,帶孩子去哪裏既能玩得開心,又能長見識?很多家長琢磨去國家公園看看,那裏現在有了不少新鮮玩法。

武夷山在2021年正式成爲我國首批設立的五個國家公園之一,也是我國唯一一個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的國家公園。當地把茶文化、歷史文化和山水風光都串起來做深度體驗,既保護好珍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又讓它們“活”起來。

一片葉子如何變得香氣四溢?專門爲孩子們設計的研學活動可以讓他們親眼見證了武夷巖茶從採摘、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焙等10個加工環節,在尋茶之旅中感受中國的茶文化之美。

武夷山不僅有茶文化,更有人文歷史的深厚底蘊。武夷山市五夫鎮府前村是南宋著名理學宗師、思想家朱熹的故里。如今,研學學生在這裏體驗古人的學習內容,體現出對古聖先賢、尊師重教的追崇。

除了尋茶之旅、歷史文化之旅外,武夷山更有寄情自然風光的山水之旅。9.5公里長的九曲溪漂流,現在有700多名竹排工輪番載客,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100多萬元。

下山後,遊客還能感受一場數字化的“傳奇武夷”科技之旅。這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數字藝術文化博物館打造的“傳奇武夷”行浸式劇場。遊客可以一邊行走,一邊領略武夷山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自然風光,動植物的多樣性獨特性和歷史人文底蘊。

武夷山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茶鄉茶園等各自比較分散,爲了把分散的旅遊打卡點串成線,將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核心旅遊資源和周邊的景區景點實現資源共享,這裏修建了一條長251公里的環線風景道。它串起了11個鄉鎮街道、40個村的旅遊打卡點,讓沿途風光和經濟發展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除了武夷山國家公園,還有不少地方在申請成爲國家公園。浙江溫州的南麂列島,貝藻類種數約佔全國20%和浙江省80%,是我國主要海洋貝藻類的天然博物館、基因庫和“南種北移、北種南移”的引種過渡馴化與繁育基地。豐富的貝類和藻類成就了南麂列島“貝藻王國”的美譽。

    如今,藉助“貝藻王國”創建國家公園的契機,已經有投資者嗅到了商機,開始規劃起文旅產業。眼下,在後隆觀景漁村,陸陸續續開業了95間精裝民宿。

    民宿老闆 林義數:主要是政府重視,把環境改善好了,遊客願意來了。

    早在2005年,南麂列島就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爲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20年的時間過去了,這裏的旅遊業態更加豐富了,環島遊、帳篷節、攝影節等一系列活動吸引了八方遊客。過去“靠海喫海”的漁民們正鉚足了勁迎接馬上就要到來的暑期客流。保護與發展同步提升的理念更是深入到了當地人的日常中。

    南麂鎮黨委書記 黃大克:這幾年南麂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島上原來的柴油車,已經全部更新爲綠色能源汽車,確保遊客綠色出行;自來水實現了全島覆蓋,島民生活的配套設施,包括旅遊設施,實現了一個質的改變。

    神農架也是44個國家公園候選區之一。這裏保存了中緯度地區最完好的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7月5日,2025年“避暑神農架·養生大九湖”避暑季在神農架大九湖鎮正式開幕。

    依託神農架旅遊資源,地道的山貨、可口的美食與富有特色的表演,都在這裏呈現。對初次到訪神農架的遊客而言,這些農特產品大多充滿新奇。如今,通過避暑季系列暑期特色活動,“神祕”的神農架正在轉變爲可觸可感的體驗。

    熙熙攘攘的遊客,爲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售賣農產品的鄧興菊已經帶動了200多戶村民一起致富。

    農特產品商戶 鄧興菊:每家能增收幾千元。2024年就是現在這個時候,銷售額有幾十萬元,今年銷售額現在就差不多到100萬元了。

    在神農架,不僅有熱鬧的文旅活動,這片神祕的森林也在逐漸向孩子們揭開面紗。暑期伊始,基於神農架獨特的自然保護資源開展的生態研學活動,也正式拉開帷幕。研學的孩子們可以在這裏和珍稀的中華蜜蜂近距離接觸,還能見識到紅豆杉、珙桐這樣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種類豐富的中藥材。

    神農架林區文化和旅遊局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科負責人 李涓:用“新玩法”激活老資源,我們跳出“一張門票看山水”的傳統模式,拓展科普研學遊,建設森林康養基地。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遊客接待、旅遊經濟收入,同比增幅都是10%以上。今年1月至5月,我們同比增幅12%以上。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王昕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