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過早是很有畫面感的。
走路帶風的武漢人擁有邊走路邊吸溜麪條的絕技,騎車也能保證手裏的湯碗不撒。
時間相對充裕的話,他們會選擇直接坐在馬路邊上開炫。


這時善於觀察的武漢人就會發現一條物理定律,摞起來的塑料凳和塑料凳之間的吸引力,可比地球的引力還要大。


我已經很久沒被一座城市“喫服”過了,碳水疊碳水,在武漢過早的每一個上午,都是暈乎着過的。武漢的打工人們能強忍住不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回籠覺,全靠對工資更強烈的渴望。


我們成年人喫飯就喫兩樣,叫“這也想喫”和“那也想喫”。
我最懂喫貨們的心思,所以這次武漢之行,直接安排3條武漢“過早密集型馬路”,“閉到眼睛買,séi莫斯都好七!”


大成路(武昌)
最經典的過早一條街
大成路滿足我對過早的一切需求:美食多、店超密集,本地人也會來,而且位置上也靠近武漢的地標黃鶴樓,對我這種遊客來說,早上蕩來這裏過早簡直不要太合適了。

有名堂雞冠餃
地址:大成路42號邊上
人均:5元
我到武漢的這天,雨下得像用臉盆往下倒的一樣,過早的人數驟減。
但有且只有這家雞冠餃,等喫的顧客絲毫不見少,讓全員“鄂人”乖巧排隊的含金量,你懂吧?!

過早的店通常來說,賣早餐的種類都不多,用互聯網黑話來說,這叫“品類垂直”。
有名堂的攤就支在人家蘭州拉麪的房檐下,只買雞冠餃和油餅兩種小喫,我看按這生意的火爆程度,由攤變店也指日可待。

雞冠餃的做法是把麪糊澆在中間凸起的模具上,中間放一點肉餡,量不用多,提鮮而已。

有名堂的雞冠餃堪稱模板——麪糊很輕薄,肉不多但汁水多,一口下去是滿口的油香,是從過完早會回味到夜宵的美味!去大成路過早,我強烈推薦你嘗試。

小秋餃子
地址:大成路66號
人均:12元
大成路上元老級別的早餐店之一,原來開在菜市場邊上,至今開店已經快50年了。
店裏的招牌有三樣,原湯的鮮肉水餃、勁辣的牛肉粉,以及紅油熱乾麪,我目測店裏忠實的老食客相當多。


衝着店名我來了一份原湯水餃,湯底的確味美,用的是熬出奶白色的豬骨頭湯,加了黑胡椒和味精提鮮,不過我覺得味精實屬多此一舉。

我對小秋家的餃子形態有點疑惑,因爲長得和我們嘉興的小餛飩來得更神似,都是肉多多的,想要把人餵飽的。當然了,餃子味道是不差的,大清早來一碗湯湯水水的也十分落胃。

李記鮮鮮魚糊湯粉
地址:大成路14號附1號
人均:9元
魚糊湯粉是武漢過早的特色小喫之一,我覺得它類似於胡辣湯,濃稠的糊餬口感,再用上湖北水產豐饒的優勢,加入了鮮魚,纔有了魚糊湯粉這種很有碼頭氣息的食物。


大成路上賣魚糊湯粉的店很多家,我選這家,最大原因就是他們家的油條是現炸的,誰能拒絕吸飽湯汁的現炸油條啊!

魚糊裏“魚”的存在感其實不強烈,反而是黑胡椒更搶戲。加上胡蘿蔔丁、酸蘿蔔、蝦皮的輔助,魚糊這種新鮮事物我還是接受良好的。
我不太喜歡的點在於裏面的粉,細軟、一夾就斷,沒什麼口感。
不過光是油條配魚糊,我也已經喫得相當滿足了。

麗華早點
地址:大成路8號
人均:12元
南京人不會天天喫皮肚面,杭州人不能天天喫片兒川,但是讓武漢人天天喫熱乾麪,他們真的可以!
麗華也是大成路上的資深老店之一,他們家的早餐種類算多的,但熱乾麪是不可撼動的招牌。


武漢熱乾麪存在不同流派,麗華早點做的是醬汁比較溼潤的“武昌派”,麪條也是傳統的中細鹼面。
麗華沒什麼花裏胡哨的創新醬汁或者澆頭,但是一筷子下去我的語言系統自動切換成“蒜鳥蒜鳥”,親切得好像已經在武漢生活了20年。


王氏燒麥水餃
地址:大成路12號
人均:12元
和麗華一樣,王氏燒麥也是正經八百的街坊店。
武漢的燒麥基本上說的是糯米燒麥,餡料是用糯米裹上炒過的豬肉肉丁、香菇碎、筍丁,再用糯米皮捏起來。別看燒麥個頭不大,特別頂飽。


我發現街坊店的一大特徵就是實在,王氏燒麥裏的肉丁都超級加倍成肉塊了,一口下去忒滿足。

隔壁的汽水包我也順便來了一個,照理說,汽水包要在平底鍋上煎到兩面金黃,但是我這個更像是白胖的小包子,對比一下別家的就能看出區別了。
我垂涎油渣蘿蔔絲餡的汽水包久已,希望下次去武漢可以讓我喫上。


蘭陵路(漢口)
民國租界調調+老武漢煙火氣
蘭陵路很短,從頭走到尾也就600米,它卻是漢口過早的一個地標。
遠在有“網紅店”這個詞之前,蘭陵路就是老漢口人的味蕾大本營,隨手一抓都是10年起步的老店。

王記生燙牛雜麪館
地址:蘭陵路90號
人均:18元
一眼能望到頭的蘭陵路,卻有面館三巨頭,明靜生燙牛肉麪館、劉記三狗牛肉麪館,以及我這次喫的王記生燙牛雜麪館,都是經過街坊久經考驗的老店,都靠譜。
最近杭州很流行生燙吊龍什麼的,生燙這種喫法,武漢人早10年就喫上了。

遇事不決就點三合一的生燙粉,牛肉、牛雜和蘿蔔,澆頭給得很大方。
鮮牛肉沒有經過提前的滷製,在牛骨蘿蔔湯裏浮浮沉沉兩下就行了。粉的湯底直接用的滷汁,調料下得很重,但好在不會搶走牛肉本身的鮮味。

牛肉超級超級嫩,肉的纖維感都沒那麼明顯了。

他們家的調味是比較重口的那種,所以單喫牛肉可能會覺得偏鹹,但是到了更難入味的蘿蔔,那一切就是剛剛好!

三鎮民生甜食館
地址:多家分店
人均:20元
很多武漢攻略裏都會提及的三鎮民生甜食館,分店不老少。
一般過早的店裏小喫種類有限,但他們家主打一個多而全,中午和晚上還會提供正餐,也是附近居民的固定食堂了。


民生甜食館有超過60種早點,基本上想喫的武漢過早代表,他們家都有。
糊米酒好喝的,是適合中國人的微糖甜度,裏面還加了像在西湖斷橋上暴曬後的我的軟爛湯圓。


但在我喫過其他家“術業有專攻”的早餐店之後,民生甜食館的小喫只能說是不錯,驚豔倒還不至於。
如果時間緊張,只喫一家店,那選民生甜食館沒毛病。


金壺劉蘭陵藕粉
地址:蘭陵路56號
人均:10元
王記生燙牛雜麪館隔壁就是金壺劉,湖北湖泊超多,是全國蓮藕產量最高的省份,藕粉的品質也是數一數二的。
如果評選最湖北的糖水,毫無疑問藕粉是會高票當選的。

藕粉用銅壺裏的熱水衝開,然後拼手速,一直攪拌成透明的樣子,最後再加入各種小料。


能嘗得出他們家的藕粉配料表很乾淨,味道全靠小料帶來,藕粉本身就只有天然蓮藕的味道。我還是蠻喜歡藕粉的,喫完飯正好來一碗溜溜縫。

店裏還有同款的純藕粉可以買來帶回家。

嚴老幺燒賣
地址:自治街219號
人均:15元
嚴老幺在武漢的名氣幾乎和蔡林記持平,我以爲他們家只是資格夠老的老字號,但這次我喫過好幾家店,有了對比之後才發現嚴老幺的燒賣,原來這麼權威!

武漢的重油燒麥都是糯米餡的,糯米先蒸到半熟,晾涼後再和豬肉肉丁一起煸炒,重油、厚味、芡濃,二兩燒麥就能撐得人下田犁二里地才能消化。

嚴老幺的燒麥好就好在糯米蒸得夠透,口感很軟糯,混上肉丁、筍丁之後汁水更加豐富,能做出這種口感的燒麥,我在武漢喫到的店鋪是屈指可數的。

三鮮豆皮也是常年拿好評的,嚴老幺的豆皮出品就像一塊小蛋糕,相比其他家會更厚,料也是多到豆皮都兜不住,適合配蛋酒或者酒釀喫。

武漢的蛋酒蠻有特色的,是用生雞蛋直接兌酒釀和熱水衝開,會有蛋腥味,如果喫不慣的話慎點。

嚴老幺有好幾家門店,幾乎每家店都是常年排隊,不過隊伍走得很快,我覺得是值得一喫的。


和蘭陵路相連的黎黃陂路是武漢的另一個文藝地標,這一片在民國時期屬於俄租界,有一些保留下來的建築現在看還是很美麗。
說句矯情的,這就是一頭理想一頭生活。
黎黃陂路有很多咖啡店、甜品店等等挺小資的店鋪,可以一起逛喫。


四美塘路(武昌)
居民區裏深藏不露的過早聖地
如果“嫌棄”大成路和蘭陵路遊客太多(的確,但我也沒遇到需要等位的情況),那四美塘路絕對適合你。
這裏是純正的居民區,前不靠景區、後不沾網紅店,而且交通方便,店也夠密集,不失爲節假日遊客高峯期的過早選擇。

多多牛肉粉館
地址:四美塘路65號附22號
人均:22元
我就是衝着這家店來四美塘路過早的,聽說一旦開門顧客就一直不斷,生意是肉眼可見的好。
想喫他們家還得趕個早,很多時候9點剛過牛肉就賣完了。


多多的牛肉真是這個這個,牛肉滷的功夫夠深,肌理裏都透着甘香,而且口感一點不柴,喫肉的爽感從一大早就被狠狠滿足!
米粉的湯底顏色看着深,喝一口卻能喝到高湯的鮮美。
就算放到牛肉麪競爭更激烈的襄陽,這一碗粉的水準也是很夠了。

多多邊上就有一個炸物攤,搭配焦圈一起喫很推薦,泡着湯喫越嚼越香。

嚴記特色餃子館
地址:四美塘路65號附12號四美苑住宅小區
人均:8元
嚴記是四美塘這片人氣最高的雞冠餃,幾乎每天10點的樣子就賣完收攤了,生意超好。


雞冠餃3塊錢一個,比有名堂貴,但個頭和用料也要紮實很多,這五毛貴得有道理。
但實話實說,我更喜歡有名堂的雞冠餃,皮薄、油香,而嚴記的口感更像鬆軟的油條,喫飽的功能性更強。


天聲熱乾麪
地址:四美塘路65號附12號四美苑住宅小區
人均:9元
武漢熱乾麪的主流是幹派和溼派兩大門派,也有像天聲熱乾麪一樣劍走偏鋒的滷派。
顧名思義吼,他們家的熱乾麪就是在最後的環節,再澆一勺加了牛肉末的滷子也才5塊錢一碗,性價比賊拉高。


滷子的整體口感偏甜,而且醬料調的也是溼派的做法,這一碗倒有點沒那麼像熱乾麪了。
如果你平時就覺得傳統熱乾麪太乾,那你大概率會喜歡天聲的做法。


傅老三豆皮
地址:徐家棚村西南門旁(楊園鐵四院地鐵站D口步行340米)
人均:10元
喫過那麼多家店,傅老三的豆皮被我評選爲此行最佳。
我喜歡皮薄餡大的豆皮,所以評判標準也很簡單——糯米不能碼得太厚,不然會太像在喫飯;澆頭必須多,蛋皮煎得能有tree tree的口感最好,而傅老三的豆皮全中。


糯米經過提前調味,很有滋味,肉末、筍丁、香菇碎組成的澆頭更是多到蛋皮都裹不住的程度,這一張薄薄的蛋皮攤得也很見功夫。
中途給了4次油,所以喫起來油會比較大,但超級滿足!

楊園陳老四
地址:楊園街電力新村社區西北4門東北50米
熱鍵:13元
四美塘拐個彎還有一家楊園陳老四,如果不喜歡滷派的熱乾麪可以來喫這家,做面的手法會更傳統。
而且他們家是24小時營業的,非過早時間,隨時來都能餵飽你。


店裏的滷味是真誘人,牛肉切得比較小塊,但我看打菜阿姨手部發抖,肉給得不小氣的。

看顏色,湯頭上一層紅油格外誘人,牛肉麪就是要稍稍帶點辣才帶勁。別看我之前喫了那麼多家,看到這幅賣相還是忍不住吞口水!

粉也好,中細的米粉順滑有韌勁,認真喫的話有米香。米粉在牛肉、香菜的掩護下,一根不落全吸溜進胃裏了。
據說他們家的面也蠻好的,用更有勁道的蕎麥代替小麥,下次有機會再來喫麪。

這次奮力一喫,也才堪堪喫了三條街,果然你可以質疑武漢好不好玩,但過早的實力,毋庸置疑!

相關閱讀:
武漢city walk:機票¥200出頭,這座碳水把肚皮撐破的城市竟然還這麼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