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說啊,我自己做飯是沒什麼計劃的。
最多就問一句孩子想喫什麼,或者看我在冰箱裏能找到什麼。
但這種芝士餅是例外,不管是自己做或者用現成的,每週都要喫。

我是比較貪心的,尤其在孩子長個兒長身體這方面。
像奶酪這種鈣含量、蛋白質都很出色的食材,就特別符合我的要求。


我做奶酪餅的習慣就就是要帶餡,可以是各種粗糧的搭配。
紅薯泥、土豆泥或者芋泥......既健康又營養,還放大了拉絲的效果。
也可以換成彩椒牛肉餡+奶酪碎,分分鐘解鎖網紅搭配!

餅皮是我自己揉、自己擀的,麪糰稍微軟一點,烙出來的口感也會比較好。
不嫌麻煩自己,也能用手抓餅做個平替。
是那種酥酥脆脆的餅皮,想烙想烤都可以。


- 紫薯芋泥芝士餅 -
· 參考月齡 ·
15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 食材準備 ·
麪粉100克
開水25克 / 涼水25克
紫薯60克 / 芋頭120克 / 黃油5克
牛奶20克 / 砂糖5克 / 奶酪碎50克
以上食材僅代表製作量
不代表寶寶的一餐食
· 操作步驟 ·
01


半燙的麪糰要比純清水和出來的柔軟一些,又沒有全燙麪的那麼軟。有時候不想做發酵的版本,我就會選擇它。
02

黃油只需要一點點,如果你們是在找不到,換成無味的植物油也行。揉得差不多了,蓋上蓋子鬆弛10分鐘。你們平時做這類麪食,感覺麪糰不太好揉,比較硬的時候,也都可以讓麪糰鬆弛一會兒。
03

鬆弛好的麪糰重新開始揉,明顯能感覺到省勁兒很多了。下一步準備餡料之前,重新蓋上蓋子,讓麪糰繼續鬆弛。
04

紫薯還比較好買,芋頭買不到新鮮的,可以用超市裏的真空芋頭來做。
05

如果紫薯塊和芋頭片蒸好了也不是那麼水的,就加點牛奶,一起搗成細膩的芋泥。如果孩子是特別比較愛喫甜的,也可以加點糖或者煉乳,味道會更好。
06


又多鬆弛了一會兒,麪糰已經變得很好揉了。取出來擀一擀,擀薄擀圓了就可以。
07

搗好的芋泥取一部分鋪在麪餅的中心,用叉子稍微整理整理。
08

至於奶酪碎可以多放一點,同樣是鋪在芋泥餡上。
09

最後在奶酪碎的上方再蓋上一層芋泥餡,做成一個奶酪三明治的樣子,剩下的就可以等着包了。
10


包起來的這個手法,有點像是包大包子的樣子。最後把封口捏出來的麪疙瘩剪掉,不用擔心會露餡,也不用擔心口感不好。
11


包好的大餅翻個個兒,把封口衝下,就可以再擀一遍了。擀得大一點、圓一點,不露餡就可以。
12

烤箱或者空氣炸鍋還是會讓麪皮變乾脆,最好的做法還是在鍋裏烙一下。
13


餅的正反面都噴點油,還是小火啊,就這樣一邊晃一邊烙。等到大餅的底面變色了,變得金黃之後就翻面。
14

雖然芋泥都是熟的,但爲了能做出拉絲的效果,還得給奶酪碎烘熟。正反面都烙到金黃之後,給鍋里加水燜一下。
15

燜到鍋裏的水差不多幹了,也就能盛出來了。
16

這麼大一個,想喫還得是切塊。這種粗糧搭配的餡料加上奶酪碎,一切就有爆漿的感覺。
17


這實話說啊,相比這種大餅,我們家做小餅的次數還能更多一些。
但大餅又太有食慾感了,一切一扯之間,感覺自己對奶酪的所有想象都變得具象化了。


因爲夾了芋泥的餡料,相比一般的奶酪餡來說它不太膩。
餅皮薄薄的,雖然是煎烙的做法但一點也不會發硬,反而是有點軟有點韌的。
如果你們是在懶得自己擀皮,就用手抓餅偷個懶吧,酥酥脆脆的版本也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