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去探望剛出月子的表妹,她懷裏抱着粉團似的孩子,逢人就說:“我家娃有福氣,真是一點苦也不想喫”。
說起這些,其實也巧。
表妹爲了要孩子,備孕了整整四年。
前幾年呢,工作不穩定,每月房貸車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結果去年終於還清債務,日子過得鬆快些了,孩子就“不請自來”了。
突然想起民間的那句老話:娃有福,藏不住。
其實,所謂“天生好命”,未必是玄學,不過是命運在某個節點,悄悄給孩子鋪就了更好的路罷了。
結合身邊那些家庭,我發現有3個時間點出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被“福氣”籠罩。
這不是迷信,而是現實條件與孩子成長的巧妙共振。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這三個時間點出生,那麼恭喜了,他多半很有福氣。

01.經濟條件“鬆綁期”出生的孩子
古人言:貧賤夫妻百事哀。
一般來說,經濟基礎是一個家庭平穩運轉的根基所在。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各方面花銷就開始提升,若是被“錢”束縛住了手腳,那麼生活中的一些瑣屑小事,也會演化成爭執不休的矛盾。
甚至有的家庭,因爲“錢”的問題,最終感情破裂,以離婚收場。
就拿表妹一家來說,之所以覺得孩子有“福氣”,最直觀的原因就是“不愁錢”。
表妹說,以前懷孕時總擔心奶粉錢、產檢費,現在房貸還完夫妻倆工資穩定,她甚至準備提前給孩子儲存教育基金。
發現沒?只要經濟問題解決了,那麼以“錢”衍生的諸多問題,都能消散於無形。
比如,不必因錢的問題而出現內耗,夫妻關係和諧,孩子能在充滿愛的環境裏,慢慢長大。
比如,經濟條件寬裕的家庭,父母能給孩子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養育質量上。
甚至說,不想讓老人摻和帶娃、伺候月子,也能請個專業月嫂幫忙度過月子期,減少婆媳矛盾,還能避免抑鬱的風險,更快的恢復。
就像樓下張大媽的女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她懷孕時,剛好升了主管,工資也順帶着水漲船高。
孩子出生後,她請了住家阿姨幫忙做飯、打掃家務,而自己呢,每天都能抽出一個小時,專門陪孩子讀繪本、做遊戲。
週末她曬了全家出遊的照片,孩子在自然裏撒歡的樣子,看上去活潑開朗,充滿自信。
其實,所謂的“有福氣”,不過是孩子從出生起,就不用爲“生存”焦慮。
與此同時,父母也能把愛、精力和資源,毫不保留的傾注在孩子身上。
這樣一來,可不就是個“小福娃”嘛。

02.夫妻感情“升溫期”出生的孩子
表妹夫妻倆的感情,是我見過最鬆弛,又最讓人羨慕的。
懷孕那會兒,她老公每天早起給她煮豆漿,週末推掉應酬堅持陪她散步。
孩子出生後,兩個人輪流照顧,從來沒因爲“誰該哄娃”而紅過臉。
最讓人羨慕的,兩口子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躺在牀上聊上半個小時,談談生活、說說工作,把一天的疲憊忙碌和負面情緒,都留在入睡之前。
久而久之,兩口子元氣滿滿、動力十足,感情也始終處於“升溫期”。
也正因如此,小外甥自出生以來的情緒,都非常穩定,像其他同齡孩子出現的睡醒哭鬧、索求抱抱的情況,在表妹家孩子身上幾乎看不見。
就連日常養育,都減少了許多麻煩和困擾。
想起心理學上的一項實驗研究發現:
父母的婚姻質量,直接影響孩子的“安全型依戀”的形成。
簡單來說,如果孩子在父母恩愛的環境中出生,他會本能地認爲“世界時安全的”,更容易與養育者建立親密關係,長大後也更有勇氣面對挫折。
反之,父母長期爭吵的家庭,孩子容易陷入“我是不是不夠好”的自卑,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也容易出現問題。
正如美國婚姻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說的那樣:
當父母感情好,互動愉快時,他們美好的場景,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孩子也可以更好的成長與學習,而不是因時刻留意父母吵架、鬧矛盾,而陷入深深的焦慮之中。
所以說,那些在父母恩愛期出生的孩子,就像是被裹在“愛的襁褓”裏。
他們從小看到的都是父母相視而笑的畫面,聽到的是一起解決問題的聲音。
這種溫暖,會成爲他抵抗一生風雨的底氣。
而這樣的孩子,肯定是被福氣加身的類型。

03.長輩能“搭把手”時出生的孩子
之前網上有個話題:有孩子後,發現了什麼生活的真相?
下面有個高贊回答是這麼說的:
有娃後才知道,長輩有時間、有精力能幫着帶娃,是年輕人最大的福氣。
其實,長輩能“搭把手”幫着年輕人看孩子,不單單是年輕人的福氣,還是孩子的福氣。
爲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社科院曾做過一項調查:
由老人蔘與帶大的孩子,其安全感評分比完全由父母帶大的孩子高出27%。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爲老一輩人的帶娃經驗更加豐富。
他們知道孩子哭鬧可能是腸脹氣,也明白髮燒時該採取哪些措施,更能包容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另一方面,長輩的加入能給年輕父母“喘氣”的空間。
就像這幾年,有不少獨自帶娃的媽媽,被爆出情緒失控的場景。
試想想,若是有一個人能在一旁幫上一把,哪怕就是能有個傾訴的窗口,也不至於陷入崩潰與內耗的深淵之中。
所以說,那些在長輩能搭把手出生的孩子,就像是站在“經驗與體力的雙重肩膀”上。
他們不用經歷父母手忙腳亂的焦慮,也不用因爲媽媽獨自帶娃而情緒失控後,面對無盡的恐懼。
這樣的孩子,成長之路自然更加平順。

其實,話說回來,每個孩子的“福氣”,也許都有不同的模樣。
有的孩子出生在普通家庭,但父母給了他足夠的愛。
有的孩子成長過經歷過波折,但自己卻長出了堅韌的內心。
所以,養育孩子從來沒有“完美時間點”,但如果有幸能踩中這3個時間點,不妨珍惜這些“天時”。
如果沒有撞上,也不必焦慮。
畢竟,父母的愛與用心,纔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福氣”。
大家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