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3種跡象,說明是一個“高度自律”的人,將來多半很優秀

由 布穀媽媽 發佈於 親子

'25-07-11

我們身邊,總有那麼幾個“特別省心”的娃:

每天不用催,他就自己刷牙、洗澡,喫完飯主動去收拾碗筷,作業不用吼也能按時寫完。

就連玩手機,他都能到點放下,說不玩就不玩,轉身去翻書。

這種孩子,往往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而有一些孩子,他的“戲”特別多:

作業還沒打開呢,就“渴了”、“餓了”、“憋不住要上廁所”了;

好不容易坐下,他就發現,筆寫不出字了,橡皮擦不見了,書本落學校了;

還沒寫幾行字,就喊“累”“煩”“不想寫”。

一看到這類孩子,我們就忍不住嘆氣:“真不讓人省心啊!”

其實,決定孩子能不能讓你省心的,倒不是他的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的孩子,長大後在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往往都更順、也更有成就感。

孩子若有3種跡象,說明是一個“高度自律”的人,將來是你想不到的優秀。

一:自律孩子的3個信號

自律的孩子,往往有以下3個特徵。

①能扛住“小誘惑”,願意等待

心理學上,有個有趣的“棉花糖實驗”:

研究人員把一顆棉花糖,放在孩子面前,說:“你現在喫,就只能得到這一顆糖,如果你能等15分鐘我回來再喫,我就會再給你一顆。”

有的孩子,咬牙堅持,用各種辦法抵抗誘惑,甚至背過身、閉上眼,和自己“鬥爭”;

有的孩子沒忍住,眼疾手快一口吃完。

幾十年後,研究人員追蹤發現,那些能等的孩子,長大後普遍學習好,工作順,人際關係更融洽。

自律,其實就藏在孩子那些能“忍一忍、等一等、停一停”的小舉動裏。

能剋制的小孩,看似沒多大本事,實際上,卻能在將來幫助他走得更遠、更穩。

很多大人都沒練成這項技能,所以,家裏有這種能自控的孩子,真的是你家的“寶”。

②做事有條理,靠譜不拖拉

我們會發現,有些娃,不需要大人操心啥,他有一套自己的“小流程”:

放學回來,先收拾書包、寫完作業,再玩耍;

收拾東西時,一邊整理一邊想着明天要用的文具;

寫作文時會先構思,寫完還會檢查幾遍,字也工工整整。

這種孩子,心裏有計劃、有安排,知道什麼先做、什麼後做。

不用你催,他也能像個小鬧鐘,到點自己開工,不磨蹭、不敷衍。

這種孩子,做事有條理,靠譜不拖拉。

這種能力,他以後讀書、工作、交朋友,都容易被人信賴,也容易被委以重任,得到更多的機會。

③碰到難題不慫,能堅持做完

很多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一遇到難題就泄氣:“不會,太難了,不想做了!”

不管做什麼,只要有點不順心,他立刻就放棄。

但也有的孩子,雖然也抱怨,但他卻沒有打退堂鼓。抱怨完,繼續做。實在不會,多試幾遍,慢慢鑽研。

這種娃,真的很讓人省心。

他抗挫能力強,不會輕易被挫折打倒,有毅力,有韌勁。

這樣的娃,將來遇到多大的挑戰,都不會輕易認輸,也更容易成功。

二:我們能幫啥忙?

你可能會說:“這些說得都好,可我家那孩子哪有這麼自律啊?我天天看他都急死了。”

別急,自律不是天生的,是一點一點“養”出來的。

①別什麼都包辦,讓孩子學着自己負責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替孩子收拾一切,生怕他做不好。

書包是我們收,作業是我們催,連明天要穿的衣服,都提前幫他準備好。

久而久之,孩子就覺得:“反正有爸媽做,我什麼都不用管。”

但這樣,孩子永遠學不會爲自己負責,更別提自律了。

我們可以試着放手,從小事開始。

比如說:“放學後,是先寫作業,還是先喫點心?你自己定。但6點前必須寫完。”

又比如告訴他:“你的書包要自己收拾哦,如果落下書本或作業了,你覺得老師會怎麼做呢?”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偷懶、耍滑,甚至要你幫忙。

但只要我們堅定一點,讓他嚐到自己選擇、自己承擔後果的“苦”和“甜”,他纔會明白什麼叫自律。

②遇到難事別急着幫忙,鼓勵孩子自己“扛一扛”

孩子一說“不會了”,我們就衝上去包辦,這看上去是心疼,實際上,是剝奪孩子鍛鍊“抗挫力”的機會。

我們可以試着這樣說:“你可以自己先試試。”

再陪着他分解難題,一步步引導:“你覺得這道題,第一步能怎麼做?來,我們一起拆一拆。”

別怕孩子慢,也別怕他犯錯。

只要我們忍着,多讓他試一試,他嚐到“我做到了”的成就感,就會越來越有底氣,也更有自律。

③別隻誇聰明,多誇“堅持”和“努力”

我們若總誇孩子“你真聰明”,一旦失敗了,他就會覺得自己“不聰明”,慢慢的,他就害怕失敗,不敢嘗試了。

所以。我們要多誇“你真能堅持”“你很認真”“你能把事做到底”。

誇努力,誇毅力,會讓孩子更願意努力,也更不怕困難。

所以,無論孩子有多小的進步,比如沒催就主動收拾書包、能自己定手機時間、寫作業能按時動筆……

我們都要大方地誇他一句:“你能自己把事情安排好,真能幹!”

這樣的誇獎多了,孩子自律的種子,就慢慢種下了。

孩子的有些能力,可能一開始很難培養,但慢慢來,一步一步,孩子終會變成那個讓你驚喜、讓自己驕傲的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