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靠喫藥,堅持4周,整晚失眠的我,現在竟然一覺睡到自然醒

由 心理師彭玥 發佈於 心理

'25-07-09

四星期前,失眠幾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每天晚上,我都要在牀上翻來覆去好幾個小時,就算好不容易有點睡意,稍微一動彈又醒了。我試過喫安眠藥,剛開始確實能睡着,但藥效一過,失眠反而更嚴重了,而且第二天頭總是昏昏沉沉的。

後來看到一份研究報告,說長期用藥物緩解失眠的人,停藥後失眠問題會比之前更明顯,而通過調整心態來改善睡眠的人,不僅睡眠質量更穩定,而且不容易反覆。這讓我決定不再依賴藥物,試着從心理上找解決辦法。

其實一開始我也不明白,失眠怎麼會和心理有關。直到整夜睡不着的次數越來越多,我才發現,每當躺在牀上,我就會忍不住想“今晚肯定又睡不好了”“明天沒精神工作怎麼辦”,越想越着急,越着急就越睡不着。這時候我才意識到,是這種對失眠的焦慮,讓我陷入了惡性循環。

第三週的時候,我開始試着改變。晚上10點準時放下手機,躺在牀上,不管有沒有睡意,都不再強迫自己“必須睡着”。醒着的時候,就隨便想點白天發生的事,或者乾脆就睜着眼睛躺着。剛開始確實很難受,總覺得“這樣下去明天肯定沒精神”,但慢慢發現,就算一整夜沒怎麼睡沉,第二天起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累。

有天晚上,我在網上找到一本書《情緒自救》看到書裏講到這樣一句話:“失眠的本質是什麼?說白了就是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說白了又是什麼呢?就是過度的關注和執着”。看看完這句話後,我突然就明白了,我對失眠的焦慮,其實就是擔心睡不着會影響第二天的生活,影響身體的健康。

但實際上,就算偶爾沒睡好,第二天的生活沒有太大問題,身體也並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反倒是我的焦慮纔是對我的身心和工作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那天晚上,我不再想“睡沒睡着”這件事,反而不知不覺就睡着了。

到第四周,變化越來越明顯。有天早上醒來,發現天已經亮了,一看時間,竟然睡了快七個小時,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正像《情緒自救》書中講到的:當人處於放鬆狀態,不刻意追求睡眠時,身體的疲勞感會自然積累,反而更容易觸發睡意。

現在我已經很少被失眠困擾了。牀頭放着兩本書,《情緒自救》和《戰勝焦慮》,睡不着的時候翻幾頁,慢慢學會了怎麼和自己的焦慮情緒相處。白天中午如果覺得累,就躺一會兒,但不會逼着自己一定要睡着;到了晚上,不管有沒有睏意,都按時躺在牀上,醒着就醒着,不較勁、不着急。

如果你也正在被失眠困擾,不妨試試這樣做:晚上固定一個時間放下手機,躺在牀上,別總想着“必須睡着”;醒着的時候可以做點輕鬆的事,比如看看書、聽聽輕柔的聲音,但別玩電子產品;早上到點就起牀,就算沒睡夠也別賴牀;白天如果累了,就短暫地躺一會兒,時間別太長。其實睡眠就是這樣,你越不把它當負擔,它反而越容易到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