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洪森一槍一炮!中國找到解決泰柬衝突的好方法,白宮終於發聲

由 足智多謀的史論 發佈於 歷史

'25-07-27

洪森1952年出生在柬埔寨磅湛省農村,從小接受寺廟教育,青少年時投身政治。1970年他加入紅色高棉,在基層指揮戰鬥,1975年參與金邊行動中受傷丟了左眼。1979年越南入侵後,他脫離組織,轉向越南支持的政府,當上外交部長,那時才26歲,是全球最年輕的外長。1985年升任首相,管國家重建,推動公路橋樑等基礎設施,但國際上批評他壓制反對聲音和操控選舉。1993年聯合國選舉後,他和諾羅敦·拉那烈共治,1997年用武力穩固位置,繼續幹首相到2023年。期間加強和中國經濟合作,籤協議推進港口鐵路項目。2023年把首相位傳給兒子洪瑪奈,自己當參議院議長,還影響外交決策。統治38年,柬埔寨經濟年均增長7%,但土地糾紛和人權問題一直伴隨。

王毅1953年生在北京,1969年進勞動力市場,1977年入外交系統。畢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主修日語,1982年起在外交部亞洲司幹,積累東亞經驗。2004到2007年駐日本大使,推動中日關係改善,處理歷史問題。2008年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協調兩岸政策。2013年當外交部長,主抓中國和東盟互動,推進南海準則談判,在國際會議代表中國立場,支持多邊機制。2023年進中共中央政治局,兼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繼續領外交。2025年在北京主持會晤,包括和東盟祕書長討論,強調地區穩定。職業生涯參與中印邊境談判和中美對話,展現技巧,但也面對強硬風格批評。王毅路徑反映中國外交從低調到主動轉變。

安瓦爾·易卜拉欣1947年生馬來西亞檳城,早年搞學生運動,反種族歧視。1970年代創伊斯蘭青年組織,推動社會改革。1982年入巫統黨,當文化青年體育部長、農業部長、教育部長。1993年升副首相兼財政部長,推動經濟現代化,如高科技產業。但1998年和首相馬哈蒂爾分歧,被解職,以腐敗不當行爲罪入獄六年。2004年出獄,領反對黨聯盟,2018年大選勝,但2020年政府倒。2022年再組閣,當首相,承諾反腐經濟改革。作爲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協調區域事,包括調解鄰國爭端,推動馬來西亞入金磚。安瓦爾生涯起伏,入獄超10年,但堅持多元文化對話,2025年邊境危機中發揮調解。

高金洪1966年生泰國,早年在美國學,獲政治學博士。1993年回泰國,創發展研究所,推動政策研究教育改革。2001年入政府,當外交部副部長,協調東盟事。2013到2022年兩度首相府部長級代表,負責外交,包括和中國美國互動。2023年選東盟祕書長,強調東盟中心,推動內部機制完善,如南海爭端緬甸危機。任內訪問多國,促進貿易協議,2025年參與邊境調解,和中國外交部長會晤討論方案。高金洪職業聚焦加強泰國國際關係,推動東盟團結,但面對偏向大國利益批評。2025年1月反思任期,強調東盟全球作用。

唐納德·特朗普1946年生紐約皇后區,父親房地產開發,早年軍校,1968年畢業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1970年代接家族企業,擴展曼哈頓地產,如特朗普大廈。1980年代進賭場酒店,1990年代多次破產重組。2004年主持真人秀《學徒》,提升形象。2016年共和黨候選人選總統,推動美國優先,包括邊境牆貿易關稅。2021年卸任,否認2020選舉結果,導致國會騷亂。2024年再勝,2025年1月就職,聚焦經濟移民改革。外交上推動中美貿易談判,2025年干預東南亞,通過電話敦促泰柬停火。特朗普風格直接爭議,用社交媒體發聲明。

泰柬邊境爭端由來已久,這次2025年7月24日清晨在柏威夏寺附近爆發交火,規模不算最大,但柬埔寨軍隊火力劣勢明顯,喫虧不少。按道理,洪森那邊希望得到軍事援助,畢竟裝備對比下風。西方媒體炒作中國可能給柬埔寨武器,甚至說看到援助跡象,讓泰國緊張。泰國駐華大使館助理武官約見中方官員,中方明確說沒提供攻擊性武器,讓泰國鬆口氣,不用擔心柬埔寨突然變強。

7月25日,王毅在北京見東盟祕書長高金洪,兩人談核心是解決衝突。王毅建議東盟自己處理,說東盟方式處理成員爭端有效,中國支持東盟化解危機。高金洪贊成,他擔心大國介入複雜化。中國把球踢給東盟,給面子,也避開選邊尷尬。作爲東盟輪值主席,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行動起來,給泰柬高層打電話,勸冷靜停火。語氣嚴肅誠懇,知道處理不好影響東盟團結。

衝突波及老撾,炮彈落境內,讓老撾政府擔心。三國邊境緊張,居民逃離家園。各方斡旋時,白宮發聲,美國關注東南亞,希望各方剋制。聲明冠冕堂皇,但沒實質內容。特朗普政府算盤,如果中國給柬埔寨軍援,就能說中國擴張;不給,又說中國背棄朋友。中國方式避開陷阱,支持東盟協調,沒直接介入,也沒袖手旁觀,讓美國難下手,只能發不痛不癢聲明。

安瓦爾斡旋起作用,泰柬給馬來西亞面子,同意暫停火,通過談判解決。邊境緊張沒完全緩,但槍炮停了。這小規模衝突反映東南亞地緣複雜。柬埔寨和中國傳統友好,很多問題站中國一邊。泰國和中國關係好,但也是美國盟友。平衡考驗智慧。中國做法維護柬埔寨友誼,沒得罪泰國,還尊重東盟,多贏局面通過外交達成。東盟反應積極,意識到內部矛盾不能靠外部,得有自己機制。馬來西亞成功斡旋,證明東盟方式價值。國際關係中,有時候不直接動比動聰明。中國沒給洪森武器,收穫更好結果。美國想挑事無從下手,看着東盟自己解決。

7月26日,東盟祕書處發聲明,呼籲泰柬剋制,通過對話化解。泰國國防部公佈情況,承認緊張但同意暫停。柬埔寨響應,軍隊後撤,邊境槍聲漸止。聯合國安理會開緊急會議,成員討論局勢,祕書長呼籲對話。泰柬高層在東盟框架會談,籤臨時停火協議,居民返回家園,重建開始。

洪森繼續在參議院指導柬埔寨,推動和中國經濟項目,如基礎設施升級。王毅維持外交部長,參與亞洲多邊會議,協調南海事。安瓦爾完成東盟輪值主席,推動馬來西亞改革,包括反腐舉措。高金洪作爲東盟祕書長,加強機制,處理區域爭端。特朗普推進美國貿易政策,與亞洲國家談判協議。衝突通過東盟調解和平解決,各方恢復正常關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