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印巴衝突剛稍有緩和,柬泰邊境硝煙再起。這兩場衝突看似發生在不同地區,但是有着不少相似之處。而國際上一系列大小衝突不斷,也給我們提了個醒。

【地區衝突:同源不同病】
不管是印巴衝突還是泰柬交火,歷史遺留問題是根源。

印巴衝突的核心癥結是克什米爾問題。1947年英國搞出“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可對於克什米爾這樣的土邦歸屬卻沒明確規定。
克什米爾王公是印度教徒,居民卻大多是穆斯林,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認爲克什米爾應屬於自己,兩國互不相讓,從1947年到現在,爲了克什米爾打了三次大仗,小衝突更是不計其數 。

柬泰衝突源於爭議地區柏威夏寺。19世紀末法國殖民時期隨意劃定的柬泰邊界缺乏精確勘測,在與暹羅簽署的邊界條約將寺廟劃歸暹羅,但是幾年後勘界地圖時又把它劃入柬埔寨。
後來國際法院判寺廟歸柬埔寨,但周邊4.6平方公里土地主權沒明確界定,就這麼一個模糊地帶,成了兩國多年來衝突的導火索。

近年來國與國之間現實利益的爭奪進一步催化了這些歷史遺留問題。
在印巴衝突裏,克什米爾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對巴基斯坦來說,控制克什米爾能阻擋印度同普什圖人、巴部落區及阿富汗的直接地理聯繫,還能增加戰略縱深。對印度而言,掌控克什米爾能提升在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
另外,克什米爾和旁遮普地區在歷史上是緊密的經濟共同體,擁有克什米爾就擁有了同旁遮普地區的經濟聯繫 。

柬泰衝突背後也有現實利益的影子。爭議地區發現了價值超120億美元的稀土資源,泰國灣天然氣資源估值達5570億美元。
柬埔寨想靠開發資源緩解債務壓力,泰國需要穩定能源供應支撐工業升級,雙方都想在爭議地區掌握資源開發主導權,利益衝突讓邊境問題更加複雜難解。

再加上國內一部分政治勢力特別愛在爭議問題上火上澆油,恨不得事情鬧大。
印度和巴基斯坦國內都有民族主義情緒在作祟。這次2025年4月印控克什米爾發生恐怖襲擊後,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被點燃,強硬派要求政府對巴基斯坦採取報復行動,導致兩國衝突升級。

泰國國內政治問題對於柬泰衝突更是“重量級”。泰國曆來在政治動盪時期都愛藉助邊境議題轉移國內矛盾。2008年柬泰衝突時泰國政局就不穩定,最終導致泰國外長辭職、政府更迭。
2025年的衝突也籠罩在泰國軍政關係的陰影下,有說法稱是泰軍制造事端,爲軍事幹預鋪路。泰國代理總理普坦面臨鞏固權力的壓力,採取強硬邊境政策,想借此提升民衆支持率。

【提醒:中國立場】
維護和平穩定的外交環境對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中國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周邊衝突不斷讓我們更加明白維護和平穩定外交環境的重要性。俄烏衝突導致地區局勢緊張,歐洲能源危機加劇,全球經濟也受到衝擊。
如果中國周邊衝突持續升級,勢必會影響到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人員交流等。中國和印度、巴基斯坦都保持着一定的經貿合作,印巴衝突一旦升級,可能會影響到中國與兩國的貿易通道安全,增加貿易成本。

中國必須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開展外交斡旋。在印巴衝突中,中國一直呼籲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
在柬泰衝突裏,中國雖未直接介入,但秉持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代表在聯合國裏積極倡導地區國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只有周邊環境和平穩定,中國才能安心發展經濟,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等國際合作項目。

此外,周邊衝突不斷警示中國,強大的國防力量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實後盾。
俄烏衝突中,先進的武器裝備、信息化作戰能力等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印巴衝突裏,雙方的空戰、地面部隊對抗也展示了軍事力量的重要性。中國雖然愛好和平,但不能不做好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準備。

這些年中國在國防建設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航母、五代戰機、先進導彈等裝備不斷列裝部隊。但我們不能滿足於此,要精益求精,繼續提升軍隊的現代化作戰能力,特別是信息化、智能化作戰水平,還要加強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和管控,確保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還有,中國要將輿論戰場納入整體防禦體系,提升國際話語權與影響力。在現在的國際環境下,擁有話語權和影響力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
俄烏衝突中,美西方主導輿論,對俄羅斯進行多輪制裁,俄羅斯在國際輿論場被罵慘了。印巴衝突、柬泰衝突背後也有大國勢力的影子,一些西方國家爲了自身利益,在背後煽風點火,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中國要通過合法途徑,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熱點問題的討論和解決,在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
還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聽到中國的主張和方案,提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爲解決地區衝突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如今國際社會風起雲湧,明爭暗鬥。這對於中國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爲國家發展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也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