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哪裏比葉利欽強?爲何葉利欽搞不定車臣戰爭,普京卻可以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8-01

話說,俄羅斯這塊土地上,車臣問題就像一根刺,紮了多少年都沒拔乾淨。葉利欽和普京這倆人,前後腳當家,卻在車臣上玩出了天壤之別。葉利欽那時候,俄羅斯剛從蘇聯解體的大坑裏爬出來,經濟一塌糊塗,軍隊也亂成一鍋粥,結果第一次車臣戰爭打得灰頭土臉。普京接手後,第二次車臣戰爭雖然也費勁,但最終把局面穩住了。你看,這裏面不光是運氣的問題,關鍵還是人不一樣,環境也變了點。咱們一步步掰扯掰扯,爲什麼葉利欽辦不成的事,普京能辦成。

先說說葉利欽這人吧。他是1931年生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一個農村家庭,早年幹建築,後來進共產黨系統,爬到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黨委第一書記的位置。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後,把他調到莫斯科當市委第一書記,葉利欽以反腐的形象混得風生水起,但也因爲批評黨內官僚,跟戈爾巴喬夫鬧掰。1990年他當上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1991年6月成了俄羅斯首位民選總統。那年8月政變,他爬上坦克號召民衆抵抗保守派,那一刻他成了英雄。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推市場經濟改革,私有化搞得轟轟烈烈,但結果呢?通脹飛天,寡頭崛起,老百姓日子苦哈哈的。1996年他連任總統,但健康問題一大堆,心臟病、酗酒啥的,讓他後期基本是半退休狀態。

普京呢,1952年生在列寧格勒的一個工人家庭,1975年大學法律系畢業後進克格勃幹情報活,曾在東德服役。蘇聯解體後,他回聖彼得堡當副市長,管對外經濟。1996年進莫斯科總統辦公廳,升得飛快,1998年當聯邦安全局局長。1999年8月,葉利欽任命他當總理,那時候他還挺低調的,但很快就通過處理達吉斯坦入侵事件露了鋒芒。普京的背景讓他對情報和危機管理特別在行,這點葉利欽比不了。

車臣這事,得從頭說起。1991年蘇聯散架,車臣領導人杜達耶夫宣佈獨立,葉利欽起初沒當回事,因爲俄羅斯正忙着經濟轉型,通脹率上千,社會亂套。1994年12月11日,葉利欽下令國防部長格拉喬夫帶4萬軍隊分三路進車臣,想快速拿下首府格羅茲尼。結果呢?俄軍坦克在冰雪路上磨蹭,指揮官低估對手,車臣武裝用城市地形設伏,狙擊手從樓上打,俄軍在街頭喫虧大。格羅茲尼戰役從1994年底打到1995年3月,俄軍用重炮轟平城區,平民區成廢墟。1995年6月,車臣武裝在布瓊諾夫斯克醫院劫持1500多人質,俄軍突擊失敗,死上百人。這暴露了軍隊協調問題。

戰爭拖進山區遊擊階段,俄軍在森林裏巡邏,老遭地雷和伏擊。1996年4月21日,杜達耶夫打電話時被導彈炸死,但車臣抵抗沒停。葉利欽因爲1996年大選壓力,8月31日籤哈薩維尤爾特協議,俄軍撤出,實際承認車臣事實獨立。整個戰爭,俄軍死約5500人,傷1.6萬多,平民死5萬到10萬。俄羅斯經濟因石油價格低迷和改革失敗,軍費捉襟見肘。

爲什麼葉利欽搞不定?一是時機不對。1994年俄羅斯剛轉型,混亂得很,軍隊繼承蘇聯遺產,但官僚主義嚴重,效率低,情報分析弱。石油價低,受美國政策影響,盧布貶值,打仗沒錢。二是領導問題。葉利欽不懂軍事,辦公室裏聽彙報,士兵士氣低,因爲政府腐敗,大家不買賬。戰術僵化,靠傳統進攻,錯過戰機。西方國家暗中支持車臣,國際壓力大。葉利欽的決定還帶點政治算計,想用戰爭提振威望,結果適得其反。

轉到普京這邊。1999年8月7日,車臣頭目巴薩耶夫帶2000多人入侵達吉斯坦,普京當總理後馬上調兵反擊。俄軍用航空兵轟炸,地面特種部隊夜間潛入山區打營地。9月,俄羅斯境內公寓爆炸,普京下令9月30日進車臣,定性“反恐行動”。10月1日推進格羅茲尼,普京多次去前線視察,調整部署。俄軍用空中優勢,戰鬥機投彈,地面部隊靠情報突襲。格羅茲尼戰役從1999年12月到2000年2月6日,逐步包圍,用精確火力打。

戰鬥轉游擊,俄軍在雪地搜捕,2000年4月30日主要階段結束。傷亡呢?俄軍死約7000人,少於第一次。普京扶持親俄勢力,阿赫馬德·卡德羅夫2000年6月轉向俄羅斯,當臨時政府頭。2005年3月8日,馬斯哈多夫被擊斃,2006年7月10日巴薩耶夫車隊遭伏擊炸死。2007年2月15日,普京任命拉姆贊·卡德羅夫當車臣總統,加強控制。2009年4月16日,俄羅斯宣佈結束反恐行動,車臣相對穩。

普京爲啥行?環境比葉利欽好點。1999年石油價從1998年的11美元回升,資金多些。俄羅斯穩定了些,軍隊適應新體制,效率高。普京克格勃出身,情報玩得溜,第二次戰爭情報系統關鍵。戰術靈活,用空中和特種部隊,避免第一次的泥潭。普京衝一線,鼓舞士氣,下令“發現武裝分子就消滅”。分化車臣內部,扶持卡德羅夫家族,斷了叛軍後路。

比起來,普京比葉利欽強在哪?葉利欽是政客,工業和黨務出身,不懂軍情,決策搖擺。普京是情報專家,意志鐵,中央集權,處理危機果斷。葉利欽時期,軍隊官僚,執行差;普京推改革,提高效率。公衆支持也不同,葉利欽戰爭不受歡迎,普京借公寓爆炸定調反恐,民衆買賬。葉利欽的失敗源於轉型亂,普京的成功靠經驗和時機。

當然,這事沒那麼簡單。兩次戰爭都死很多人,平民遭殃。第一場,俄軍轟炸殺5萬多平民;第二場,估計死5萬到8萬,格羅茲尼成廢墟。俄羅斯軍隊被指暴行,搶掠、酷刑啥的,國際批評不斷。車臣獨立夢碎了,但怨恨埋下。普京用這事鞏固權力,2000年3月26日當總統,推動經濟恢復,中央集權。但車臣問題遺留,影響俄羅斯形象。

葉利欽呢,1999年12月31日辭職,把位子給普京。退休後健康差,2007年4月23日死在莫斯科,76歲。普京到現在還掌舵,處理國際事。車臣這事告訴我們,打仗不光靠槍炮,還得看人、看錢、看時機。葉利欽栽跟頭,因爲國家弱;普京翻盤,因爲學聰明瞭。但代價呢?血淋淋的,誰都別想洗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