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被中國導彈揍下來?泰國鷹獅戰機全球首戰,瑞典不敢出口?

由 東方點兵 發佈於 歷史

'25-08-02

泰柬衝突中,泰國空軍可以說是一戰成名,出動F16、鷹獅戰機對柬埔寨造成了巨大損失,鷹獅戰機的全球首戰更是打出了買家秀,然而作爲生產商的瑞典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卻並不怎麼開心,反而因爲擔心被中國導彈擊落淪爲第二款陣風戰機,而叫停了鷹獅戰機對泰國的繼續出口。

01 瑞典叫停對泰戰機出口

作爲鷹獅戰機在亞洲的首個進口國,泰國在2008年的時候就一次性購買了12架;而由於該機的性能優秀,泰國在今年的6月份再次下單,想要將本國空軍的鷹獅戰機機隊在2030年之前擴充到20架的規模,從而完成泰國空軍的現代化升級。

泰國的鷹獅戰機全球首戰

而在此次的泰柬衝突中,泰國空軍更是出動了該戰機對柬埔寨進行狂轟濫炸,甚至有消息聲稱緬甸第7步兵師師長敦頌揚少將也在襲擊中陣亡。對於這樣一場買家秀的戰機,作爲鷹獅戰機生產商的瑞典應該高興纔對,但現在瑞典的回應顯然是有點不怎麼高興,

擔任瑞典外交事務的瑪麗亞·馬爾默·斯泰內加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拒絕泰國方面的請求,因爲他們正在密切關注這場衝突。

02 瑞典的武器出口需要保持中立防禦性定位

按照相關規定,瑞典的武器出口需要獲得戰略產品監察局的批准,然而該監察局的軍售政策十分嚴格,必須對買家的政治穩定性、作戰意圖進行確認後才能批准出口許可,特別是該武器如果是用於主動攻擊的軍事行動,那麼出口許可很可能就會被取消。

而戰略產品監察局是由外交部主導,因此瑪麗亞·馬爾默·斯泰內加德的表態就意味着泰國現在無法獲得這款戰機,或者說起碼也得等到泰柬雙方的衝突徹底平息下來後泰國外交部重新進行評估後才能出口。

瑞典拒絕出口是因爲其中立性原則,作爲一個小國,瑞典將自己包裝成一箇中立國,因此對鷹獅戰機的定位也是“中立的防禦平臺”,以此來吸引那些並不想採購俄製戰機或者美製戰機選邊站的國家的注意力。這也是這種中立性的定位使得該戰機獲得了多箇中小國家的歡迎。

然而此次鷹獅戰機的主動出擊則打破了“防禦性平臺”這一定位,意味着瑞典將捲入東南亞地區的衝突中,一旦這一“中立的防禦平臺”定位被破壞,將對該戰機的未來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其他國家在採購該戰機時都不得不考慮更多的政治因素。

03 瑞典真正擔心的是戰機被中國導彈擊落

當然,擔心中立定位被破壞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真正的原因還是擔心被中國的防空導彈擊落,從而落得個和陣風戰機一樣的下場,直接沒人想買。

柬埔寨進口的KS-1C具備擊落鷹獅戰機的能力

柬埔寨在過去採購了多款中國的防空導彈,紅旗17AE、KS-1C、LY-80,其中KS-1C更是柬埔寨在2023年高價採購,憑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加持,該防空系統不僅能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作戰,還能對多個目標同時進行跟蹤鎖定,是構建柬埔寨防空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甚至說爲了將這些防空導彈都整合到一起,柬埔寨在2023年的時候還弄了一個“天網”系統,從而實現全面協同作戰,能夠應對較強的飽和打擊。

而這些防空導彈在這次衝突中並沒有什麼表現,並非是無法性能拉胯無法攔截,而是由於柬埔寨的經濟限制,2024年的柬埔寨國防預算才13億美元,因此這些防空系統都被部署在柬埔寨的首都以及重要城市附近,是用來保護柬埔寨的經濟和政治中心。

柬埔寨的防空系統並不足以覆蓋全國

在防空網絡無法覆蓋整個國土面積的情況下,此次雙方在邊界處發生的大戰自然就無能爲力了。

但如果說隨着衝突的持續下去,泰國空軍的戰機還會不會出事就很難說了,畢竟此次衝突較爲突然,柬埔寨可能也沒想到泰國真的敢直接開打,因此並沒有太多的準備。

而有了這次衝突後,柬埔寨或許會將部分防空導彈部署到前線加強防空,這樣一來泰國空軍再次出動鷹獅戰機的時候就有被擊落的風險了,而一旦被擊落,陣風戰機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

對於鷹獅戰機而言,在歐洲地區市場已經飽和的情況下,一旦在東南亞地區失去口碑,那麼那些中小型國家在採購的時候就不會考慮該戰機,從而迅速被中國戰機取代。

事實上,瑞典所謂的“中立”早在俄烏衝突的時候就已經消失,號稱是永久中立國的瑞典在對待俄烏問題上,直接出手凍結了俄羅斯的海外資產,甚至說要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這些行爲都已經讓瑞典的中立性原則被破壞。

所謂的爲了讓武器出口確保中立只是一個用來掩人耳目的幌子,真正擔心的還是在接下來可能到來的衝突中被中國導彈擊落,畢竟隔壁的印度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現在的陣風戰機口碑大幅降低,瑞典可不想讓自己爲數不多的一款出口裝備落得一樣的下場。

文章中信息來源:瑞典叫停對泰國戰機出口,擔心被中國防空系統擊落,淪爲陣風第二 鳳凰網

瑞典戰機能否走出軍貿困境 中國青年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