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2025年10月17日,由中印尼合作建設與運營的雅萬高鐵正式開通滿兩週年啦,這條整體長142.3公里、最高運營時速有350公里的高鐵線,已累計搭載旅客超1200萬人次,安全運行的里程突破了565萬千米,依靠實打實的運營成效,成爲鞏固兩國友誼、賦能當地進步的“鋼鐵紐帶”。

運輸效能的逐步攀升,讓“便捷出行”從期待變成日常模樣,雅萬高鐵把從雅加達到萬隆的出行時間從3個多小時減至46分鐘,徹底扭轉了兩地的交通格局;運營團隊伴着客流需求進行調節,日均開行列車數目從14列增到高峯期的62列,單日最高可承載運送2.67萬人次,如今已躋身印尼繁忙的軌道交通幹線行列。更值得讚賞的是,它同樣自帶“環保屬性”,印尼大學所做的研究顯示,其人均每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僅6.9克,比燃油小車低得明顯,既方便了人們出行,又推動了環保,這樣的高鐵自然而然得到民衆喜愛。
服務質量的不停優化,把“貼心體驗”融入每一個細微環節,運營方未實施“一刀切”的舉措,而是符合印尼民衆的出行習慣來——票價可以靈活地升降,在付款環節,現金、銀行卡、電子錢包都能派上用場;若不願意排隊的話,網上買票便利又省事,現在85%以上的旅客都採用這種方式,若要在線下買票,窗口渠道還是保留下來了,不管車站內的快餐店、便利店怎樣,又或是車廂裏的咖啡、便餐,都能契合大家的需求,甚至無障礙設施都佈置得一個不落,就是要讓每一位旅客都坐得怡然、走得順遂。
對安全運營的堅定堅守,讓“放心出行”成爲可靠底色,印尼降水充沛,地震也多發,運營難度還是挺大的,中印尼團隊借鑑了中國高鐵的安全管理經驗,之後結合當地氣候方面的特點調整,添置了先進的風險監測系統與防災設備,還制定了周全的應對預案,不管遇上啥突發情形都能恰當應對。3.6萬多列動車平穩開行,正點率始終處在95%以上水平,還培養了近600位印尼技術人員,既維護了安全底線,又留下了“拿不走的技術人才隊伍”。
相互知曉便無距離之虞,萬里之遙也仿若爲近鄰,雅萬高鐵這兩年的邁進,不只是一條鐵路的運營史實,更是中印尼合作共贏、攜手發展的鮮活寫照,它讓卡拉旺站周邊工業園區與港口機場對接的順暢度提高,成了外資進行佈局的新落腳點;使萬隆兩個車站周邊湧現出數百家中小微企業,爲民衆添了就業掙錢的新門道;還吸引了超50萬國際旅客到這裏打卡,讓當地旅遊變得火爆,這條“鋼鐵巨龍”肯定繼續高速奔馳,爲區域經濟發展添加更多動力元素,也讓中印尼的友誼在並肩同行裏越發深厚。
(來源:中國網,作者:李紅紅 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