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日再次爆發戰爭,以我國現在的實力,日本能堅持多久?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11-21

網上總有人問,真要是中日干一架,日本那邊能扛幾天?說實話,這問題聽着扎心,但數據擺在那兒,誰都清楚差距有多大。咱按全球火力指數和各國公開報告來分析,現在的中國軍力,跟日本比,已經不是一個量級了。

先說整體排名,Global Firepower 2025年的榜單,中國穩穩第二,日本第八,這不是隨便排的,是綜合人力、裝備、後勤、經濟一堆因素算出來的。

中國現役部隊兩百多萬,日本自衛隊才25萬左右,還得愁老齡化招不到人。解放軍後備力量一動員,幾百萬不是事兒,日本那邊預備役加起來都沒多少。光人這塊,日本就先天不足。

海軍這塊更明顯。中國海軍到現在主力艦艇三百五六十艘,總噸位兩百多萬噸,全球第二。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一百五十來艘,噸位小得多。

中國有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三艘航母在列,福建艦還是電磁彈射的,艦載機起飛效率高一大截。日本就兩艘出雲級輕航母,能改裝載F-35B,但排水量才兩萬多噸,跟正經航母差遠了。

中國055萬噸大驅已經一批批下水,052D也幾十艘,護衛艦054A一大堆。日本愛宕級、摩耶級加起來沒多少,總體火力覆蓋和遠洋能力,中國甩開好幾條街。

空軍呢,日本吹F-35多,計劃買147架,到現在2025年交付了四十多架F-35A,加上F-35B剛開始部署,總隱身機數量有限。

中國殲-20已經批量生產,幾百架規模,殲-16、殲-10C一大堆,五代機數量直接碾壓。日本飛行員訓練小時數高是高,但中國北斗加數據鏈,信息化水平拉滿,預警機、無人機羣配合,體系作戰不是日本那點家底能比的。

最要命的是火箭軍。中國東風系列,從短程到洲際全覆蓋,東風-26射程四千公里,核常兼備,還能反艦,關島都在射程內。

日本本土離中國近,東風-17高超音速,從內地發射,十多分鐘就到,日本防空系統根本反應不過來。反艦彈道導彈一波齊射,日本艦隊想跑都難。日本想反擊?他們的導彈射程短,靠美國賣的戰斧,但數量少,精度和飽和能力跟中國差太多。

日本防衛預算一年一年漲,2025財年快十萬億日元,買了四百枚戰斧,部署西南島嶼,建統合作戰司令部,想跟美軍聯得更緊。但核心問題沒變,自衛隊指揮權不完全獨立,關鍵裝備維修備件靠美國,一斷供就趴窩。F-35那堆問題,美媒自己都曝過,戰時誰給你修?

美國那邊呢,高喊印太戰略,但真到東亞熱點,美國會爲日本把家底全砸進去?烏克蘭那事兒擺那兒,承諾多,實際出兵零。

日本政客喊得歡,高市早苗什麼的放狠話,但日本民間不少人清醒,沖繩學者直接說跟中國打,日本會毀掉。解放軍報也點過,武力介入臺海,日本全國都可能成戰場。

說回來,日本專家自己都認了,有的說扛不過一週,有的說幾小時關鍵節點就丟。不是嚇唬人,中國本土打擊,日本被動挨打,補給線一斷,經濟直接崩。

資源全靠進口,海運一封鎖,工廠停擺,民衆日子難過。日本經濟發達沒錯,但軍工體系碎片化,圖紙英文,美方主導,沒閉環。中國這些年卡脖子卡出來的全鏈條自研,纔是真底氣。

誰也不想打仗,和平日子多好,中日貿易幾千億,工廠訂單滿滿,年輕人旅遊購物多開心。歷史恩怨在那兒,但現在實力說話,誰敢輕易碰紅線?日本右翼鬧騰歸鬧騰,真要賭國運,得先問問自己老百姓願不願意。

這事兒想想就沉重,鄰居之間,少點火藥味,多點合作,大家日子都好過。希望這話題永遠停在假設裏,真打起來,誰家都輸不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