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彈射剛破冰076艦曝重大突破,美坦言:中美艦艇差距已拉大

由 科學知識點 發佈於 軍事

'25-10-06

中國海軍裝備發展近日雙喜臨門:福建艦剛完成三型艦載機電磁彈射訓練,076型兩棲攻擊艦就已拆除腳手架露出真容,準備海試。

福建艦甲板上,一架殲-35隱形戰鬥機在電磁彈射器的推動下騰空而起,這一刻被歷史定格。僅僅幾周後,上海滬東船廠傳來新進展:076型兩棲攻擊艦甲板工棚全部拆除,電磁彈射軌道清晰可見,海試在即。

中國海軍裝備發展近日迎來“雙連擊”,兩條重大消息引發全球軍事觀察家廣泛關注。福建艦剛剛完成三型艦載機電磁彈射起降訓練,展示中國電磁彈射技術成熟度;076型兩棲攻擊艦就迅速跟進,以驚人舾裝進度向海試邁進。

九月底,中國軍方正式宣佈,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成功在福建艦上完成首次電磁彈射起飛和攔阻着艦訓練。這一消息標誌着中國成爲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航母電磁彈射技術的國家。

相比之下,電磁彈射的起飛效率就明顯高了許多,尤其是與傳統的滑躍起飛和蒸汽彈射的方式相比都具有了明顯的優勢。依託於精準的對艦載機的重量、類型等的調配,能對其所具的起飛的彈射力度都能做到十分的平穩的加速過程。這項技術的運用,讓艦載戰鬥機能夠帶着滿滿的燃油和彈藥升空,極大拓展了其作戰範圍,還顯著增強了打擊實力。

福建艦電磁彈射系統的最大能量幅度比蒸汽彈射高出20%,能量轉換效率極高,且具備彈射無人機等輕型艦載機的能力。這些特性不僅提升了艦載機出動效率,也擴大了航母搭載不同機型的能力。

尤爲引人注目的是,福建艦成功實現了殲-35隱形戰鬥機的電磁彈射起飛。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指出,中國由此成爲第一個使用電磁彈射系統從航母上發射隱形戰鬥機的國家。相比之下,美國“福特”號航母至今尚未完成F-35C的常規彈射訓練。

就在福建艦創造歷史的同時,076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四川艦”也有了重大進展。衛星影像顯示,該艦艦橋周圍的腳手架已全部拆除,艦體側舷開口封閉,甲板施工棚拆除完畢,電磁彈射器軌道清晰可見。

此次076型的舾裝進度的順利完成,不僅打破了常規的紀錄,更是對我們以優質的產品爲人民創造更大的價值的又一亮麗的答卷!。憑藉近九個月的緊張有力奮鬥,從2024年12月下水到完成主體的整套舾裝的重大工程已順利圓滿。相較而言,美國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從下水到正式的海試就要長達18個月以上,而福建艦的這次的舾裝週期也就更長了。

如同全球首艘大規模裝備了電磁彈射系統的兩棲攻擊艦般,其滿載的排水量也已遠遠超過了4萬噸的標杆。依託於將指揮控制與航空的操作徹底的分離,前艦島的航行指揮與後艦島的航空管制相分離,極大地提高了艦載機的起降效率。

該艦的創新之處在於將兩棲攻擊艦與無人機母艦的功能合二爲一。軍事專家指出,076型可搭載攻擊-11隱形無人機,必要時也能彈射殲-35隱形戰機和空警-600預警機,瞬間變身“準航母”。

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主要就在於其所具有的獨特的技術路徑和可靠的射控系統等相對成熟的技術優勢使其在未來無人系統的推進中佔據了較大的優勢。其採用的中壓直流加超級電容的動力配置,不僅能將傳統的交流電的能量轉換效率高達98%,更能將原來的直流電的能量循環使用數百萬次,對於艦船的續航時間和續航力都帶來了極大的增強。

在對比的時候,這項技術的優勢顯得格外突出。美國那艘“福特”號航母呢,用的是交流電搭配飛輪儲能系統。在能量轉化的時候啊,會有10%到15%的能量被浪費掉。而且啊,它每彈射272次就得進行維修,這一維修啊,就得花上6個月的時間呢。根據美國國會2025年8月份發佈的報告,福特號航母的彈射系統故障率實際達到了0.25%,這一數據比最初的設計標準高出了整整10倍。

經過近期的陸地測試,中國的電磁彈射系統的可靠性已初步達到故障率不足0.2%的較高的水平。這種穩定性所具備的優勢,讓中國有底氣在還未正式服役的航母上,開展多種型號艦載機的彈射起飛與降落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實現了在常規動力艦艇上部署電磁彈射系統,這是美國至今未能突破的技術難題。中國技術人員通過長時間獨立自主技術攻關,解決了電磁彈射瞬間耗電量大的問題,實現了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