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一位寶媽說,自家大寶對於“喫的”,特別執着。
玩遊戲時,若聽說誰身上帶了喫的,遊戲立馬不香了,他非要喫完才願意玩;
平時在家,他跟弟弟也是各種搶喫的,哪怕自己不喜歡喫,也非要湊上去咬兩口才香;
去到別人家玩,他目光首先鎖定的,就是桌子上喫的;
尤其去比較熟的鄰居家裏,他會自己徑直找零食、賴着要喫飯。這讓寶媽很是尷尬。
寶媽很困惑,家裏喫的實在也多啊,爲什麼孩子對於“食物”這麼執着呢?
其實,從一個人對待食物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能看出他內在的性格。
有這3種喫飯習慣的人,骨子裏自卑,戒備心強,很難與別人相處。
一:喫飯特別快,跟“幹仗”似的
布穀媽遇到過一個孩子,一上桌,大家都是正常夾菜、喫飯、咀嚼,可他卻像餓了很久一般,喫飯像“搶食”,快速夾菜、大口吃飯、胡亂吞嚥。
整個桌子,只聽到他快速“唆飯”的聲音。
跟他一起喫,你也會不自覺加快速度,因爲再慢一點,桌上的菜就沒了。
布穀媽一開始很不理解,他爲什麼要喫這麼快?明明才喫了不少東西,他應該不餓啊?怎麼喫飯像“幹仗”一樣,也沒人跟他搶啊?
後來瞭解了他的成長經歷,布穀媽才明白,他爲什麼會這樣。
《不原諒也沒關係》中提到,食物是孩子第一份來自外部的慰藉,當一個孩子渴望愛時,他往往會把食物當做愛的對象。
孩子出生後,他的身體和精神,是同時生長髮育的。
當他的精神缺乏愛和關注時,那麼,他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生長上。
布穀媽遇到的這個男孩,從小留守在爺爺奶奶身邊,父母一年會回來看他幾次。
爺爺奶奶平時只負責照顧他的生活,而在情感上,卻很少能顧及到。
再加上家裏還有個哥哥,這讓他從小就有“搶”的習慣。一上飯桌,就要趕緊跟哥哥“搶”喫的。
食物裏的糖、鹽和脂肪,會讓孩子產生滿足感和愉悅感,這種感覺,能填補內心的缺失。
一喫飯就風捲殘雲、狼吞虎嚥的孩子,一般都對外界充滿不信任,他們比較警惕,總是擔心別人會搶走他的食物。
這種對食物的執着,使他們形成“食物焦慮”,一到飯桌,就忍不住要開“搶”。
這種習慣,在家裏還好,可要是和別人一起喫飯,他難免就會讓人不舒服,導致大家不願意和他一起。
二:喫飯特別挑剔,總是抱怨
平時有人挑食、偏食,這種現象比較常見。但有些人,他們對食物特別挑剔。
大家都覺得不錯、好喫的菜,他硬是能挑出來錯:
“這道菜鹽放少了”。
“這肉不夠嫩。”
“這菜啥味也沒有。”
“火候不夠。”
可關鍵是,他自己也不是大廚,他的挑剔,都只是從自己的口味出發。
《學會喫飯》一書提到,挑剔食物的人,他們通過控制食物,來彌補內心的不確定感。
而這種挑剔的行爲,實際上是對外界的一種防禦——一切我不熟悉的、不在我掌控範圍內的事情,我都要拒絕。
他們內心缺乏安全感,害怕改變。遇到突發事件,他們會特別慌,沒法理智應對。
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可能跟童年時期的經歷有關——父母對他們特別挑剔。
當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時,他們便會形成一種防禦機制:通過挑剔,來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三:喫飯很侷促
喫飯過於安靜的人,尤其是在社交時顯得侷促不安的人,他們通常內心有一定的自卑感。
他們害怕搭不上話,或者說錯話引來別人的評論。
所以,不管是喫飯還是社交,他們都選擇“保持沉默”。具體表現爲:
在飯桌上不主動說話,寧願埋頭喫飯,也不參與討論;
與陌生人喫飯時顯得很拘謹,總是小口進食,顯得不自在。
遇到別人問“這道菜好不好喫時”,他們不會給出精準的評論,而是簡單回答“嗯,還行”。
《身體語言心理學》提到,一個人喫飯時的侷促和沉默,往往是對自己的社交能力缺乏信心,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選擇躲在“安靜的外殼”中。
這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經常被忽略或者嘲笑。
他們的“愧疚感”太重了,從而變得過分警覺,生怕引起別人注意,也生怕自己說錯話引來不好的評價。
一日三餐,看似很平常的事情,我們卻能從中看到很多心理特質。
如果我們自己有以上這樣的習慣,也不必過於焦慮,可以試着一點點改變。
喫飯,本來應該是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如果我們在喫飯時很緊張,那麼我們的身體和情緒,也難以放鬆下來。
所以,我們平時喫飯,可以留意自己的行爲模式,試着讓自己放鬆,去享受食物、享受生活。
以上3種喫飯習慣,你有遇見過嗎?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讀書、帶娃、寫作,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