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跟朋友聊天時,她提到自家孩子:“老師說我家娃,人很聰明,就是特別愛鑽牛角尖,怎麼講都講不通。”
比如一道題,他非要執着於某一種解法,不接受其他思路,自己就鑽在那個解法裏出不來,結果就耽誤了後面的課。
愛鑽研是好事,可太愛鑽牛角尖,確實有時也會帶來麻煩。
不過,有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往往會表現出一些與衆不同的“毛病”,這些特質可能讓人誤解,但背後卻隱藏着他們非凡的思維能力。
高智商的孩子,往往有的3個“毛病”,智商越高“問題”越大。
一: 太“糾結”
智商高的孩子,喜歡深度思考問題。
但這種能力,有時候反而會讓他們顯得“死心眼”。
比如他們會把一個問題,拆分成無數個小細節,一點點推敲,一定要徹底弄明白才肯罷休。
旁人可能會覺得,既然這個問題已經找到答案了,那就過吧,我們再繼續探討別的。
可這孩子偏不,他非要把細枝末節都推敲出來,不然,他飯都喫不下。
別人就會覺得,這孩子咋這麼擰呢,太軸了,一點都不懂變通。
有時候,養育這樣的孩子,我們也會覺得尷尬,感覺不合羣,也怕惹大家不喜歡。
但其實,這種“鑽牛角”的行爲,正是孩子智商高的一種表現。
《心理科學》期刊研究指出,高智商孩子的大腦,在處理複雜任務時,活躍區域更多。
因此,他們會比普通孩子更容易被細節吸引,從而導致“糾結”或拖延。
也就是說,這類喜歡推敲細節的孩子,他們大腦活動區域比別人多,思考得多、想得更全面、看待問題角度更多,自然大腦更聰明。
雖然這是好事,但有時,這也會帶來小小的麻煩。
《選擇的悖論》中提到,高智商人面對複雜選擇時,會傾向於反覆權衡每種利弊,因此容易陷入“過度分析”的困境。
考慮太多,有時確實傷腦筋,導致負擔過重,失去“簡單的快樂”。
所以,我們在養育這類孩子時,可以給他們設置邊界:“深入思考確實是好事,不過,凡事有輕重緩急,我們可以先把手上主要任務完成,然後再回頭深入研究。”
當然,也要適時給予肯定:“你這種鑽研的精神,真讓人佩服。同時,有時候也要適當放鬆,簡單一點,生活會更輕鬆一些。”
二:太敏感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高智商的人,在大腦的情緒處理區域(如前額葉皮層),會表現出更高的活躍度。
這使得他們,在情感上特別敏銳。
他們會迅速捕捉到別人的情緒變化,卻往往被這些情緒困擾,表現出過度焦慮的傾向。
在與同學朋友交往時,他們也會特別注意別人的表情和語氣,在意在場的人的情緒和感受。
這種共情能力強的孩子,雖說能很好地照顧別人的情緒,但如果不能好好引導,這些得不到梳理的情緒,可能就會成爲他們的心理負擔,容易焦慮。
當然,並不是所有高敏感的孩子,就是高智商。也不是高智商的孩子,都高敏感。
只是有一部分情緒敏感的孩子,他們大腦分析、處理情緒的部分更活躍,情商更高,因而智商在線。
養育高敏感孩子時,我們日常要幫助他識別情緒,讓他知道,自己當下正處於哪種狀態中。
是自責、內疚還是懊惱?
是開心、害羞還是緊張?
孩子能識別情緒,就能更好地掌控情緒,提高情商,從而提高智商。
三:追求“完美”
高智商的孩子,有時候對自己的要求很高。
他希望每件事都做到極致,哪怕是別人覺得無關緊要的小任務。
《兒童心理發展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聰明的孩子,在面對失敗時,更容易感到挫敗。因爲他習慣於追求高標準,而無法接受“不完美”。
比如他在寫作文時,可能因爲一句話寫得不滿意,就反覆修改,甚至耽誤了別的功課。
你在旁邊急得跳腳:“這樣已經很好了,你就別再改了,再改下去,今天都不要睡覺了。”
可孩子就是不聽,不改到“完美”,今晚他也睡不着覺。
不過,這類孩子容易陷入“過度自責”的循環中。他們總是在嘗試更好的方案,更完美的解決辦法。
一旦結果不夠“完美”,他們可能就會自責,或者懊惱、後悔。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很多事情,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盡如人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
所以,做一件事情時,我們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而可以先把事情做完,然後再慢慢調整細節。
以上3個“毛病”,看似麻煩,但也是潛力。
糾結,是因爲他們善於深度思考。
敏感,是因爲他們情商高、共情能力強。
追求完美,是因爲他們對細節的專注和高要求。
只要我們正確引導,這些“毛病”,就完全可以成爲孩子的優勢和長處。
你家孩子,有哪些“高智商毛病”呢?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讀書、帶娃、寫作,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