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與人工智能合作和競爭?如何培養孩子適應這個變化的世界?2024年,我們邀請教育專家張娜爲父母賦能,爲孩子助力。
運用AI技術,孩子可以自己創作繪本。在這段奇妙的過程中,父母是不可缺少的陪伴者和引導者。
文 | 紀玥 張娜
最近,我和兒子共讀繪本時遇到了一個小挑戰。他一直和我說:“媽媽,我想自己畫一個繪本,把我構思的故事情節變成圖畫。”我想了想,回答說:“你可以用AI來畫一個!”
隨着科技發展,AI技術在繪本創作中已經有了很多應用,可以通過算法生成故事內容,設計角色、插圖以及可能的動畫和聲音效果來創作繪本。
幼兒在創作繪本時,可以通過觀察、書寫、選擇繪本情境等方式來感受繪本內容。如當孩子創作太空題材的繪本時,通過對AI生成的不同太空圖片的選擇,對太空的環境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從而對其想象力進行積極反饋與進一步的開發。幼兒繪本的閱讀方式已從傳統被動地“讀”向主動地“創”轉變,由“單向接受”向“雙向互動”轉變。
作爲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合理利用AI繪本平臺發展其想象力呢?
合理選擇繪本題材,把主動權交給孩子。父母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繪本題材進行創作,因爲興趣是激發學習的第一位老師。我們可以將孩子對於該繪本題材的興趣轉換爲孩子參與AI繪本創作的興趣。
兒子對天文知識非常感興趣,常常在頭腦中想象各種小行星的運行軌跡。於是,我利用AI引導他將自己想象中的宇宙畫出來,然後帶着他去天文館和科技館觀察行星的軌道,同時閱讀一些圖書繪畫。通過將自己的繪本畫作與天文館實際行星的對比,他對於行星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也爲他的想象力的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
循序漸進,父母和孩子共同創作。如果孩子不熟悉AI繪本平臺的運用,父母可以採取繪本故事改編的方式,讓孩子閱讀已有的繪本故事,引導他熟悉故事內容,理解故事的核心,進而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然後幫助孩子將他所說的故事內容和核心轉化成文字輸入AI繪本平臺,生成新繪本。隨着孩子對於平臺的運用逐漸熟悉,父母可以漸漸放手讓他自己創作。在此過程中,父母要注意記錄下孩子的語言。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及時溝通交流,幫助他解決問題。
拓展想象空間,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學齡前孩子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有限,處於認知發展的早期階段。他們對於語言的掌握尚不成熟,在語言表達時常常會出現詞彙量少、句子簡短或者詞語選擇不準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要多引導孩子進行語言的表述,併合理利用AI資源,延伸孩子的感官,豐富他的情感體驗。
例如,參觀動物園後,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將這次經歷用繪本的形式表現出來。當孩子的語言描述較爲簡短時,父母可以根據AI生成的圖片採用提問的形式,讓孩子對動物的外貌、習性、觸感等進行更加細緻的描述,拓展他的詞彙量。父母還可以結合AI繪本情境,進一步詢問孩子:“這隻動物在幹什麼?你覺得它在想什麼?你要是它,你會做什麼?”引導孩子合理想象。
在孩子繪本創作的奇妙經歷中,父母是不可或缺的引導者和陪伴者。同時也要意識到,人工智能雖好,但不是萬能的,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作者簡介:張娜
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美國楊百翰大學教育學院聯合培養博士,曾任美國楊百翰大學積極情緒和人格促進中心研究助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訪問學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