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孩子受欺負了不願告訴你?原因值得所有父母警醒

由 男孩派 發佈於 親子

'24-12-20

最近,刷到了這樣一段對話:

廣西某街道上,一個身穿校服的女孩,歇斯底里地對媽媽哭喊:“我被打的時候,你問我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

而她的媽媽則坐在電動車坐上,手扶着車把,語氣平靜地反問:“爲什麼只打你?”

聽到這裏,女孩徹底崩潰了,更加激動地尖叫道:“你還問,你還問,我都說了,我無緣無故被打了,你怎麼還問我?”

媽媽也來氣了,高聲質問女兒:“怎麼她們都不捱打?只打你啊!”

女孩絕望地怒吼:“我再也不需要你了。”

看到這裏,我無比心疼這個女孩。

她究竟是受了多大的委屈,經歷過多少次孤立無援的境地,纔會絕望地喊出再也不需要媽媽這樣的話。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爲什麼孩子受了欺負寧願自己忍着也不肯告訴父母?”

下面有不少網友分享出自己的經歷:

“因爲我知道父母靠不住。”

“反正說了也只會被責備,被質問‘怎麼就你受欺負’、‘別人爲什麼都好好的’。”

“我寧願受欺負也不想聽父母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當一個孩子在外面受了傷,而父母的第一反應卻是數落、責備,甚至打罵,那麼孩子自然會越來越沉默、無助。

《少年發聲》欄目中,一個叫木途的女孩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

在高一那年,木途被確診爲抑鬱症和焦慮症,曾多次嘗試自殺。

而這一切,都要從她經歷的校園霸凌說起。

第一次被校園霸凌,發生在木途小學四年級,那時的她沉默內向,一天到晚都在看書。

有一回,幾個班上成績最好的女生莫名其妙地把木途的書包扔在地上,幾個人圍成一圈,對着書包又踢又打,還把她的書和試卷都扔到垃圾桶裏。

木途告訴父母后,父母並沒有當回事,反而說“你先得從你自己身上找點原因”、“爲什麼她們不搞別人,非要搞你”。

後來,霸凌不斷升級。

初中的時候,木途學習成績不錯,有個女生看不慣,便往木途的墨水瓶裏倒酸奶,往她的椅子和書上面潑酸奶,還誣陷她推倒同學的椅子、書包等。

即便如此,父母還是讓木途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木途的爸爸甚至說:“反正快要中考了,你忍一忍就過去了。”

可考上高中後,暴力卻並沒有停歇。

因爲木途的成績比舍友好,舍友開始孤立她,對她冷暴力。

終於,不堪重負的木途病倒了。

她開始嘔吐、失眠、記憶力衰退,手抖得最嚴重的時候,連筆都拿不起來。

好幾次,她站上窗臺,想要一躍而下。

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的感受,很多時候都是父母的態度決定的。”

那個小小的孩子,恐懼於他人的暴力和惡意,又在向父母求助後遲遲無法得到安慰和公平。

只能在羞辱、痛苦和無望解決的惡循環裏,陷入極端而絕望的死衚衕裏,把槍口對準自己。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曾做過一項實驗。

將一隻小狗裝在籠子裏,籠門鎖死,拉下蜂音器,籠子就會被弱電流電擊,小狗則被電得打滾。

一開始,小狗還會瘋狂地想要逃離籠子。

但漸漸地,小狗發現自己無法打開籠門,就會放棄逃離,癱在地上絕望地等待下一次電擊。

此時,即便打開籠門,小狗也絲毫沒有想要逃跑的想法了。

同樣的,每個孩子受傷時,都會下意識地尋找能夠擺脫痛苦的出口。

而父母就是那個出口,是孩子唯一能夠求助的人。

但如果父母一次次忽略孩子的困境,甚至指責孩子的問題,最終,孩子就不會再對父母抱有期待,而是選擇讓自己在痛苦中孤獨地沉淪。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曾在書中規勸萬千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受欺負的問題……要讓孩子知道,保護他是你作爲父母的重要任務。”

然而,很多家長卻忽略了這一點。

15歲的博主王南皓在視頻裏曾講述過自己身邊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的主人公,是班裏一個身材瘦小的男孩。

小學的時候,這個男同學看起來弱不禁風,說話又像女生,所以經常有一羣男生喜歡圍着他給他起外號。

男同學的媽媽得知後,氣勢洶洶趕來學校,非要找出是誰給自己孩子起的外號。

當時,連老師都覺得:這麼小的事情,何必呢?

但男同學的媽媽卻不肯罷休。

就在男同學媽媽“無理取鬧”了一通後,班裏再也沒有人敢欺負這個男同學了。

另一件事的主人公,則是一個胖乎乎的男孩。

小胖家裏十分有錢,爸媽的事業也很成功。

因爲身材原因,小胖總是被班裏人嘲笑,可小胖的爸媽卻說:“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此,班裏的孩子更加得寸進尺,把小胖的書扔進了廁所。

後來數學考試,小胖只考了20分,被叫了家長。

小胖很委屈,哭着說:“我連書都沒有,怎麼能考得好?”

結果小胖的父母不僅沒有安慰兒子,還訓斥他:“爲什麼要在大庭廣衆之下哭,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

看到沒人給小胖撐腰,同學們更加肆無忌憚地欺負他。

在王南皓看來,一個孩子是否會遭遇霸凌,從來不是看家裏的條件,而是在於父母能否爲孩子撐腰,成爲孩子的依靠。

還記得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嗎?

女兒尖尖因爲正義感和鄰居小孩打了起來,被對方家長找上門時,尖尖爸是這麼做的:

既不指責,也不怪罪,而是先表示女兒在打鬥中也受了傷,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她一個人的頭上。

這番話,壓住了對方的氣焰,也給女兒長了威風。

生活中,無論女兒受什麼委屈,只要尖尖爸知道的,都不會視而不見,而是和女兒一起解決問題。

也正是這樣,尖尖纔會成長爲一個自信、樂觀的女孩,和爸爸也是無話不說。

作家麥家說過,童年是想剪也剪不斷的尾巴,是留在水泥地上無法消失的痕跡。

影響一個孩子向好的要素,很多時候並不在於父母糾正了孩子多少行爲,也不在於父母灌輸了孩子多少道理,而在於父母是否能跟孩子站在一起。

魯迅先生說:“父母的意義不在於提供物質的富足,而在於讓孩子在想到他們時,內心充滿力量和溫暖,激發克服困難的勇氣,從而體驗到生活的真諦和自由。”

只有當父母成爲孩子堅強的後盾,孩子纔能有不懼風雨的底氣和勇氣。

知乎答主@李威講過一個女性朋友的親身經歷。

有一天,朋友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女兒後背上有很多黑色的小點,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後桌的男生上課扎的。

朋友聽後,立刻找到對方家長進行溝通。

男孩的家長口頭上道了歉,可結果第二天,女兒的衣服卻被男生用刀劃出了個大口子。

要不是正值秋季,孩子衣服穿得厚,女兒肯定就受傷了。

老師發現後,嚴肅批評了男生,並找來了雙方家長。

對此,男孩家長擺出了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說:“不就是想要錢嗎?賠你就是了。”

朋友不願意把事情鬧大,接受了對方的賠償,選擇了息事寧人。可男生卻得寸進尺,在女兒穿新衣服上學後,又故意用墨水弄髒了女兒的衣服。

這下朋友被徹底激怒了,在諮詢過專業律師後,她開始了反擊:

第一步,整理好之前雙方的溝通記錄及證物;

第二步,跟班主任打好招呼,提出家校合作一致反對校園暴力,並得到學校支持;

第三步,找了兩個願意作證的同學,然後報警,稱:“孩子在學校遭到霸凌,精神上受到傷害,需要警方介入”。

警方按照程序,開着警車來到學校,將涉事學生、家長、老師、年級主任與主管副校長都叫到了一起,瞭解情況。

看到這麼大的陣勢,熊孩子頓時痛哭流涕,熊家長也呆若木雞。

事情發生後,男生再也不敢碰朋友的女兒,平時在班級裏也消停了不少。

這個世界不會總是充滿陽光和鮮花,當孩子窺見人性的陰暗,被他人的惡意所傷時,他們能夠依靠的就只有父母。

只有當孩子知道,自己身後並不是空無一人時,他們纔能有勇氣直面生活的風雨。

作家劉娜曾再三強調過一個觀點:

相比考100分,當我們把孩子第一次送進校門的那一刻,要一遍遍對孩子重複的話是:

“如果有人欺負你,你要知道,爸爸媽媽是和你在一起的。但如果你欺負別人,你也要知道,他的爸爸媽媽不會善罷甘休的。”

爲什麼要說這樣兩句話?劉娜是這麼解釋的:

第一句“我和你在一起”,是給孩子歸屬感,告訴他在父母心中有多麼重要。

而第二句“你不能欺負別人”,則是讓孩子在換位思考中,看見邊界,學會敬畏。

教育家陶行知寫過一段話:

“孩子給你一塊糖喫,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

他做了一個紙鶴飛不上去,是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功一樣的躊躇。

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麼悲哀。

他沒有打着他所討厭的人,便好像是羅斯福討不着機會帶兵去打德國一般的惱氣。

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撻,連在夢裏也覺得有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

他寫字想得雙圈沒有得着,彷彿是候選總統落了選一樣的失意。

他想你抱他一會兒而你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人奪去一般的傷心。”

我們總以爲,孩子的世界很小,沒什麼大不了。

但卻忘了,正因如此,每一件小事才足以佔據他的全世界。

所以,當小小的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蹲下來,看見他們的痛苦,爲他們挺身而出。

如此,孩子纔會學會保護自己,珍惜自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