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高鐵領域,德國專家曾對各國高鐵給出了一針見血的評價,稱日本高鐵“還行”,法國高鐵“優秀”,而對於中國高鐵,德國專家用“後來居上”來形容。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建成高速鐵路系統的國家。1964年10月,最高運營速度達到每小時200千米的東海道新幹線建成並展示於世界面前。此後,東北新幹線、北海道新幹線等多條高速鐵路紛紛落成。
憑藉多年積累的豐富運營經驗,以及行駛速度快、車輛系統配置完善等優勢,日本高鐵在國際上獲得了較高的認可度,甚至通過出現在本土影視劇裏,成爲了日本的一張名片。然而,進入21世紀後,日本高鐵發展速度減緩,處於求穩狀態。受國內多山地形以及過密站間距等因素影響,其高鐵速度通常控制在每小時240 - 320千米,車輛難以長時間保持最高行駛速度,所以德國專家評價其“還行”。

法國高鐵的發展也頗具亮點。該國從1970年開始修建高鐵,1981年第一條巴黎—里昂(東南線)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之後陸續建成大西洋線、地中海線等高鐵線路,技術日益成熟。法國政府對鐵路技術投資巨大,極爲重視鐵路建設,早在七十年代初,國內就實現了路線的全國覆蓋和全線通車。其TGV高鐵系統是全球最快的高鐵之一,車廂內環境舒適,氛圍融洽,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因此德國專家認爲法國高鐵“優秀”。
而中國高鐵的發展堪稱一部波瀾壯闊的追趕史。早期,中國遠程公共交通主要依靠綠皮火車,在高鐵技術上與德、日、法等國存在較大差距。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國高鐵通過引進吸收國外技術並進行自主創新,實現了飛躍式發展。

在短短二十多年間,中國高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運營里程超過3.5萬公里,佔全球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構建起了完善的高鐵系統,實現了主要城市的高鐵覆蓋。在速度、安全、環保等方面持續進步,採用自主研發的列車控制系統、高速列車技術以及智能調度系統等,樹立了行業標杆。
中國高鐵在橋樑、隧道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多個世界級成就,建設速度快,且實現了核心技術國產化,“復興號”動車組等展現出了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卓越的工藝。無論是在廣袤平原還是在複雜山區,都能看到中國高鐵的身影,一條條高鐵線路的建成通車,讓中國高鐵隱隱有趕超他國的趨勢。

德國專家用“後來居上”評價中國高鐵,不僅是對中國高鐵優越性的肯定,更是對中國高鐵發展歷程的高度概括。它體現了中國在高鐵領域從追趕者到引領者的華麗轉身,也彰顯了中國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說到底 這個"舉世無雙"的評價不是吹出來的 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今天你愛答不理 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這就是中國高鐵給全世界上的最生動的一課,今天的話題就分享到這裏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