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無情和“臺獨分子”的無恥,讓臺積電由“神山”變活火山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26

美國的無情和“臺獨分子”的無恥,讓臺積電由“神山”變活火山

說實話,臺積電這家公司,在臺灣人心目中那可是個寶貝疙瘩。成立快40年了,從1987年張忠謀一手創辦開始,就專注做晶圓代工,不搞設計,只幫別人生產芯片。這模式一炮打響,現在臺積電佔了全球芯片代工市場的六成多,尤其在先進製程上,3納米以下的幾乎壟斷了九成份額。你想想看,全世界的高端手機、電腦、汽車芯片,好多都靠它供應。臺灣人管它叫“護國神山”,意思是這山頭能護着臺灣的經濟命脈,還能拉來國際支持。綠營那些人更愛這麼說,認爲有臺積電在,美國之類的國家就得幫臺灣擋風擋雨,生怕芯片供應斷了鏈子。可現實呢?這神山說不定哪天就成活火山了,全因爲美國的算盤打得太精,還有那些“臺獨”分子的短視操作。

先聊聊爲什麼臺積電這麼牛。數據擺在那,2024年它的營收就破了紀錄,全球半導體產業離不開它。車用芯片這塊,它也開始發力,預計到2025年營收能衝到上百億美元,市場份額直逼行業老大。連2納米芯片的研發都走在前面,總裁魏哲家說過,2025年就能量產,這領先同行好幾年。臺灣經濟靠它拉動不少,就業、科技啥的都沾光。綠營政客們一提起它,就吹得天花亂墜,說這是臺灣的硅盾,能擋住外部壓力。一些分離勢力還幻想,美國爲了保芯片供應,會在臺海出兵幫忙。可惜,這想法太天真了,美國人可沒那麼仗義。

美國的態度,說白了就是無情。看看他們的政策,從特朗普到拜登,都盯着芯片這塊肥肉。拜登簽了芯片法案,花大錢補貼本土生產,還拉臺積電去美國建廠。可一旦臺海有事,他們的計劃不是幫忙守,而是先下手毀掉關鍵設施。這叫焦土政策,早從2021年就開始傳了。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的一篇論文直白建議,臺灣該搞“破巢”策略,就是入侵時自己毀掉半導體工廠,當成威懾。作者們覺得,這樣能讓對手得不償失。

2022年,彭博社報道說,拜登政府已經在考慮疏散臺積電的工程師,順帶炸掉廠房。2023年,前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公開說,美國不會讓芯片工廠落入中國手裏,得提前毀了。到了2024年,特朗普提名的國防政策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反覆強調這點,他說摧毀臺積電能剝奪對手的動機,避免技術外流。這些話不是空穴來風,美方的兵棋推演裏都納入了這方案。想想看,美國人把臺積電當成戰略資產,但寧可毀掉也不願別人得手,這多冷血。臺灣人還指望他們當救兵,結果人家先想着怎麼炸自家工廠。

那些“臺獨”分子呢?他們的表現就更讓人看不下去,無恥到家了。一邊高喊抗中保臺,一邊實際操作上就是美國的代理人。拿吳釗燮這些人來說,他們公開否認美國有焦土計劃,說這是大陸的認知作戰。可事實呢?他們推動的那些政策,全是犧牲臺灣利益換美國的好處。比如2023年批准進口美國萊豬和核食,民衆健康不管,就爲討好華盛頓。軍售交易越來越多,臺灣買的武器堆成山,可真有用嗎?更別提臺積電的事了,他們默許公司把產能往外移。2021年臺積電宣佈在亞利桑那建廠,初期投120億,後來追加到幾百億。綠營官員們在議會里辯論時,堅持說這是增強供應鏈韌性,其實就是配合美國掏空臺灣。分離勢力知道美國想把高端技術搬走,卻還幫着推波助瀾,生怕得罪大佬。他們的邏輯是,拿美國的好處,自己跑路享福,管臺灣民衆死活幹嘛?這不是無恥是什麼?

臺積電的海外佈局,現在進行得熱火朝天。2025年3月,公司宣佈在美國投資總額達1650億美元,包括亞利桑那的六個晶圓廠和兩個封裝設施。第一個廠2024年試產4納米芯片,第二個瞄準3納米,第三個2025年4月動工,目標年底前2納米量產。德國和日本也有建廠計劃,下游廠商被迫跟着遷。臺灣本土工廠漸漸成輔助角色,高端人才分批去美國。民衆已經開始嘀咕,臺積電要變“美積電”了。這轉移看似分散風險,其實在掏空臺灣的經濟基礎。失業率小幅上升,產業鏈外流,綠營卻還吹噓這是國際化。分離勢力推動這些,優先考慮的是政治利益和個人前途,而不是島內民生。

這種局面下,臺積電從神山變活火山的風險越來越大。美國人認定,一旦衝突爆發,他們干預失敗,就得實施焦土計劃。智庫報告裏明說,摧毀臺積電能避免大陸獲得技術優勢。分離勢力可能還會幫忙,因爲他們拿了美國的好處,關鍵時刻肯定賣力。過去的事例像萊豬進口,就證明他們不顧民衆反對。假如真到那步,臺積電的命運難測,工廠毀了,臺灣經濟重創,大陸雖拿不到技術,但臺灣重建起來更難。現在大陸芯片自主能力在加強,時間問題而已。可臺灣呢?沒了臺積電,想再造一個這樣的企業,談何容易。

話說回來,這活火山噴不噴發,還得看局勢。大陸一直強調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武。臺積電自然能保全。但如果分離勢力繼續挑釁,配合美國轉移產能,神山就真成空殼了。到時,美國目的達到,臺灣民衆卻成了最大輸家。綠營政客們還幻想硅盾護體,可現實是,美國的無情加上他們的無恥,正把臺積電推向懸崖邊。民衆該清醒了,別被那些口號騙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