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蕊找我閒聊。
說她如今,生活一地雞毛,壓力很大,白頭髮蹭蹭的往外冒。
我問及詳情。
她總結說,老公不上進,孩子不好學,周圍的親戚朋友,一堆的破爛事兒……
我耐着性子,聽她唸叨了半個多小時。
臨了,她說了句:做個女人,可真難。
其實,如今這個時代,確實給女性朋友賦予了太多的角色分工。
可話說回來,人生路上,千般煩惱、萬般計較,有時,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牢籠。
縱觀那些活的輕鬆愜意的女人,往往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手,把生活重心以自己爲圓點,徐徐展開。
就像大家說的那樣:
真正聰明的女人,遠不會事事精明、處處計較。
而是懂得收斂自己的注意力,將時間花在真正值得的地方。
她們深諳“少即是多”的智慧,尤其是堅持“三不管”原則,反而越過越幸福,越活越從容。
那麼到底是哪三不管呢?
如果你如今也被生活的瑣屑纏繞,爲往事糾葛而勞心,不妨學一學這些人生通透的密碼。

01.不管閒事,守住自己的界限
古人云: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這話乍一聽,冷漠與疏離,迎面撲來。
但細細品咂,卻並非是教人自私,而是提醒大家,要有界限感。
這一點,對於女人而言,更是至關重要。
在生活中,許多人女人天生熱心腸。
親戚的家事,要插一句嘴;朋友的戀情要給出建議,同事的工作還要指點江山。
到最後,卻常常逃不出好心辦壞事、給自己添堵,讓其陷入是非漩渦的結局。
說白了,當你介入別人生活的剎那,背後就可能衍生出無數的可能性。
而這每一種可能性,都是自己要承載的因果。
若是因爲你的“好心相勸”,讓事情朝着好的方向發展,那麼皆大歡喜。
如若不然,則必然會遭到“落一身埋怨”的反噬。
主持人楊瀾曾在採訪中提到:
我從不輕易介入別人的生活課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哪怕是彎路。
是啊,聰明的女人都明白:
別人的生活自有其邏輯,過度干涉不是善良,而是越界。
與其去揹負本不屬於自己的因果,倒不如把時間留給自己的工作、家庭和愛好,專注於經營自己的小日子。
當一個人不再被外界的閒事,牽扯精力,那麼內心自然會生一份篤定,日子也會過得井井有條。

02.不管過往,專注當下的美好
《了凡四訓》中有言: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其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遺憾和煩惱,也常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問題是,有人困在過去的對錯裏,反覆糾結。
也有人抱着曾經的傷痛,不肯放手。
結果到最後,不僅活的鬱鬱寡歡,更重要的是,錯過了眼前的風景。
就像我之前在網上看到一樁故事:
有個女人,因爲和夫家談婚論嫁時,和公婆鬧了點矛盾。
自此之後,哪怕已經結婚生子,可日日不忘當初的委屈,常常掛在嘴邊,記在心裏,難以忘懷。
儘管她的丈夫,用盡一切去呵護、疼愛她。
可在她眼裏,當時公婆對自己的態度,就已經證明了這幢婚姻是錯誤的選擇。
到最後,在她的百般埋怨裏,丈夫難以支撐,以離婚收場。
可結果離婚之後,她才明白丈夫的重要性。
但如今後悔,早已爲時晚矣。
其實,在生活中,有不少女人都在爲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
後悔曾經的選擇,怨恨傷害過自己的人,不捨已經失去的東西。
結果久而久之,便讓過去的烏雲,遮蔽了眼前的太陽。
有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
人90%的焦慮,來自於對過去的反覆咀嚼,以及對未來的過度擔憂。
而那些真正聰明的女人都懂得,過去已然發生,無法改變,唯一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
演員詠梅在一次訪談中說道:
我不回頭看,過去的好與壞都過去了,重要的是我現在能握住什麼。
她曾經在事業低谷時沉寂多年,卻從未沉溺,而是讀書、旅行、感受生活。
最終,她憑藉紮實的演技重回大衆視野。
而她的從容,正是源於對過往的“不管”。
不糾結曾經的機遇錯失,不怨責當初的不公對待,只專注於當下能做的事情。
或許每一個女人都該這樣,在餐桌上的熱飯、身邊人的笑容、窗外的陽光中,放下過去的包袱,輕裝簡行,品出最真實的滋味。

03.不管不可控之事,接納生活的無常
《增廣賢文》中有言:
命中有時終須有,明中無時莫強求。
這句話道出了我們許多人,對命運和人生的一種通達態度。
就像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我們如何努力,都難以掌控。
比如,天氣的變化、他人的想法、社會的大環境,以及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可遺憾的是,很多女人,卻偏偏在生活處處,百般比較和糾結。
比如,閨蜜的老公財大氣粗,出手闊綽,再看一眼身旁平庸普通的丈夫,心中難掩失落。
再比如,朋友的孩子優秀帥氣,成績優異,再瞥一眼自己那個只會玩手機的孩子,難免萌生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實際上,很多事情,都講究一個“盡心”。
只要自己盡心盡力,那麼接下來就靜待它耐心成長就好了。
就像那些聰明的女人,她們從不會和那些不可控的事情較勁,而是學會接納無常,在變化中尋求平衡。
正如楊絳先生,一生歷經風雨,卻始終保持着從容平和的心態。
她在《我們仨》中寫道:
人生在世,委屈、煩難、辛酸,都是難免,重要的是你得翻過去,因爲推開暗壁,對面總還有藍天。
這種不管無法控制之事的智慧,讓她在百歲高齡,仍然筆耕不輟,活得晶瑩而明亮。
其實,不管不可控制之事,不是消極避世,而是明白什麼是真正的順其自然。
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該做的,然後坦然接受一切結果。
至少這樣,不會累及己身,終日勞心疲憊。

林語堂在《人生的盛宴》中寫道:
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是啊,生命短暫,何必太過計較?
尤其是對於女人而言,若是能做到這“三不管”,就能從繁雜中脫身,在簡單裏沉澱。
最終,也才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大家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