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關頭,楊得志送500人來,軍長傅崇碧怒:誰讓你上來的,瘋啦

由 足智多謀的史論 發佈於 歷史

'25-07-26

在朝鮮戰爭的鐵原阻擊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軍長傅崇碧帶着部隊硬扛美軍四個師的進攻,死守陣地,硬是把敵人的腳步拖住了整整12天。這場仗打得那叫一個慘烈,63軍傷亡巨大,差點就頂不住了。關鍵時刻,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帶着500名援兵趕到前線支援,結果卻被傅崇碧劈頭蓋臉一頓罵。這事兒聽起來挺有意思,但背後藏着戰爭的殘酷和將領之間的情誼。

朝鮮戰爭這事兒,1950年6月25日正式開打。朝鮮人民軍一開始勢如破竹,把韓國打得節節敗退,眼看着就要統一半島了。可美國不幹了,帶着“聯合國軍”殺進來,戰局一下就翻了個個兒。到了1950年10月,中國看不下去了,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正式參戰。雙方你來我往,打了五次大仗,史稱“五次戰役”。

鐵原阻擊戰就發生在第五次戰役裏頭,時間是1951年5月。那會兒志願軍在前幾次戰役裏打得挺猛,但第五次戰役碰上了硬茬子,美軍反撲得特別狠。志願軍主力部隊頂不住了,只能往後撤。爲了讓大部隊安全退下來,彭德懷下了死命令,得在鐵原這地方攔住敵人。

鐵原這地方在朝鮮半島中部,位置賊重要。誰拿下鐵原,誰就能掐住志願軍的脖子,威脅後方的補給線。所以美軍下了血本,派了四個師,外加坦克飛機大炮,打算一口氣把鐵原拿下。志願軍這邊呢,第63軍被派去守陣地,軍長就是傅崇碧。這任務可不輕,守不住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傅崇碧是個啥樣的人

傅崇碧,四川通江人,1916年1月12日生。他打小就苦,家裏窮得叮噹響,後來參加了紅軍,跟着隊伍爬雪山過草地,硬是熬過了長征。抗日戰爭那會兒,他從基層幹起,當過團政委、軍分區副主任啥的,打過百團大戰,攢了不少經驗。

到了解放戰爭,他升得快,幹過旅長、副政委,帶着部隊參加了一堆大戰,像平津戰役、太原戰役這些名頭響噹噹的仗,他都摻和過。新中國成立後,他當上了第63軍軍長,帶着這支部隊上了朝鮮戰場。

傅崇碧這人,脾氣硬,腦子活,打仗特別有一套。他不光會指揮,還特別能喫苦,關鍵時刻從不掉鏈子。在鐵原阻擊戰裏,他帶着63軍硬扛美軍,愣是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楊得志又是啥來頭

楊得志,湖南醴陵人,1911年1月3日生。他比傅崇碧大幾歲,經歷也差不多,早早參加了紅軍,也走過長征。抗日戰爭時,他幹得最出名的一仗是平型關戰役,帶着685團把日軍打得滿地找牙。後來他在冀魯豫根據地當司令員,用“掏老窩”的招數收拾日僞軍,弄得敵人頭疼不已。

解放戰爭裏,楊得志在晉察冀野戰軍幹得風生水起,平津戰役、太原戰役都有他的身影。朝鮮戰爭爆發後,他當上了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管着好幾個軍,算是志願軍裏的大將之一。

楊得志這人,打仗有眼光,做決定快,在部隊裏威信高得很。後來他還當過總參謀長,幹到1987年才退下來,是個實打實的軍中大佬。

鐵原阻擊戰咋打的

1951年5月28日,彭德懷給63軍下了命令,讓他們在漣川到鐵原這一段佈防,擋住美軍,掩護主力撤退。63軍接到命令後,立馬開拔,到了地方趕緊修工事,準備迎敵。

6月1日,美軍開始動手了。先是試探了一下,見63軍不好惹,乾脆放大招。千多門大炮、20多架飛機輪番轟炸,陣地被炸得稀巴爛。接着,美軍用坦克開路,步兵跟上,分好幾路猛衝63軍的防線。

63軍這邊也不含糊,仗着地形修了工事,拼了命地守。敵人來一波,他們就打一波,陣地丟了再搶回來,反反覆覆打得特別慘。63軍傷亡老大了,好幾次差點頂不住,但傅崇碧硬是穩住了陣腳,帶着部隊咬牙堅持。

到了6月4日,美軍急眼了,使出渾身解數猛攻。63軍這邊換上188師頂替189師,繼續死守。6月5日,他們退到二線陣地接着打,一直撐到6月10日才奉命撤到伊川休整。

這場仗打了12天12夜,63軍硬生生扛住了美軍四個師,幹掉敵人1.5萬多人,自己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美軍想拿下鐵原、砸爛志願軍後方的計劃徹底泡湯,63軍算是立了大功。

楊得志爲啥送500人來

仗打到最兇的時候,63軍實在扛不住了,兵不夠用,陣地眼看着要丟。傅崇碧急得不行,親自跑前線指揮,恨不得自己上陣殺敵。

這時候,楊得志坐不住了。他是19兵團司令員,管着63軍,見兄弟部隊這麼慘,趕緊從兵團直屬隊裏抽了500人,親自帶隊往前線趕。這500人雖說不多,但在當時就是救命的稻草。

楊得志到了63軍指揮所,傅崇碧一見他就火了,衝着他吼了一嗓子。這可不是真發脾氣,傅崇碧是怕楊得志出啥事。畢竟楊得志是兵團司令員,身份金貴,要是折在前線,他沒法跟上頭交代。

楊得志倒沒在意,樂呵呵地說這500人是來幫忙的,能頂一陣子。傅崇碧心裏明白,這支援來得太及時了,可嘴上還是讓他趕緊滾蛋,別在這兒冒險。楊得志把人留下,自己回了兵團指揮部。

這500人被傅崇碧趕緊派到最喫緊的地方,補上了防線的窟窿,63軍這才緩過一口氣,穩住了局面。

傅崇碧衝楊得志發火,其實是擔心多過生氣。戰場上,指揮員要是出了事,整個部隊就亂套了。傅崇碧知道楊得志是好心,可他更怕萬一有個閃失,自己擔不起這責任。

再說,楊得志這500人來得真不是時候也不是地方,是實打實的雪中送炭。63軍那會兒都快崩了,這支援一到,士氣提了,防線也穩了。傅崇碧嘴上罵,心裏肯定是感激的。

這場仗,63軍能撐下來,傅崇碧指揮得好,楊得志支援得及時,倆人配合得挺默契。

鐵原阻擊戰打完,志願軍主力部隊撤得乾乾淨淨,美軍啥便宜也沒佔着。這仗不光保住了後方,還狠狠敲了美軍的威風,讓戰場局勢穩了下來。

63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戰略上的主動,代價是大,可收穫也不小。他們的硬氣,成了志願軍精神的一個縮影。

傅崇碧和楊得志,一個在前線死扛,一個在後頭支援,倆人用行動證明了啥叫軍人本色。這仗打得苦,可也打得值,激勵了後來的中國軍人,告訴大家爲了國家啥都能豁出去。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