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對越反擊戰:爲何有5國支持越南?一個曾與我們“稱兄道弟”

由 歷史謎談 發佈於 歷史

'25-07-26

1979年2月17日,中國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進行到3月16日便宣佈撤軍。這場戰爭雖然規模不大,卻在國際社會引發強烈反響。令人意外的是,儘管中國此前曾大力援助越南,仍有5個國家公開站在越南一邊,其中甚至包括一個曾與中國“稱兄道弟”的社會主義盟友。

那麼,究竟是哪些國家支持越南?它們爲何做出這樣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揭祕這段鮮爲人知的外交博弈。

1. 蘇聯:越南背後的“靠山”

中越戰爭爆發前,越南的最大支持者就是蘇聯。1978年11月,蘇越簽訂《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明確規定蘇聯將在越南遭受攻擊時提供軍事援助。因此,當中國出兵越南時,蘇聯立刻在國際上高調聲援越南,並威脅中國“必須承擔後果”。

不過,蘇聯的強硬表態更多是虛張聲勢。儘管它在中蘇邊境增兵施壓,但最終並未直接參戰,僅派遣軍事顧問團並提供武器支援。蘇聯之所以力挺越南,主要是想利用越南牽制中國,鞏固其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

2. 古巴:蘇聯的“忠實小弟”

作爲蘇聯在拉美的“代言人”,古巴毫不猶豫地站在越南一邊。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公開譴責中國“侵略”越南,並派遣軍事顧問協助越軍。

古巴的選擇並不令人意外。自1960年代起,古巴就深度依賴蘇聯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甚至在1975年派兵介入安哥拉內戰,成爲蘇聯全球戰略的重要棋子。因此,當中蘇交惡時,古巴自然選擇跟隨蘇聯,而非中國。

3. 東德:社會主義陣營的“站隊者”

東德(民主德國)作爲蘇聯的東歐盟友,也公開支持越南。東德領導人埃裏希·昂納克發表聲明,指責我們“破壞社會主義陣營團結”。

東德的態度反映了當時社會主義陣營的分裂。1960年代中蘇論戰後,大多數東歐國家選擇追隨蘇聯,與中國關係逐漸冷淡。因此,當中越衝突爆發時,東德、波蘭、匈牙利等國均站在越南一邊。

4. 印度:趁火打劫的“老對手”

印度是少數幾個非社會主義國家卻支持越南的。印度政府要求中國“立即撤軍”,並藉機炒作中印邊境問題。

印度的立場不難理解——1962年中印戰爭讓印度慘敗,此後一直對中國心存芥蒂。中越戰爭爆發後,印度認爲這是削弱中國影響力的好機會,因此在外交上力挺越南。

5. 老撾:曾經的“好兄弟”倒向越南

最令人唏噓的是老撾。中國曾在抗法、抗美戰爭中大力援助老撾,但中越戰爭爆發後,老撾卻選擇靠向越南,甚至要求中國撤軍。

老撾的“背叛”並非偶然。越南在1975年統一後,迅速加強對老撾的控制,甚至派“志願軍”駐紮老撾,扶持親越政權。因此,老撾的外交政策完全受越南支配,無法獨立發聲。

可見,國際政治的殘酷——國家利益永遠高於意識形態。曾經的“社會主義兄弟”可以反目成仇,而曾經的敵人(如美國)卻可能保持中立甚至暗中支持中國。

這場戰爭也讓中國深刻認識到,真正的安全不能依賴他國,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在國際舞臺上立於不敗之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