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公里冰河長征!DNA解密亞洲先民跨越白令陸橋的史詩遷徙

由 科技導報 發佈於 科技

'25-07-05

來源:科技導報第11期科技新聞-前沿動態,綜合Science、《科技日報》、科學網)
亞洲先民跨越白令陸橋重繪人類遷徙史

2025年5月15日,一項發表於Science的國際基因組學研究指出,早期亞洲人羣在10多萬年前開啓了人類歷史上最長的史前遷徙——從亞洲北部跨越白令陸橋,最終抵達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全程超過2萬km。這項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領銜、全球22個機構48位科學家參與的研究,通過分析139個族羣1537名個體的DNA數據,首次完整重構了人類從非洲起源、經東北亞向美洲遷徙的完整路徑,改寫了人類遷徙史的認知版圖。

研究發現許多拉丁美洲人擁有亞洲基因(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該研究提出的遷徙時間線與傳統認知不同。研究顯示,這批先驅人羣約在1.4萬年前抵達南美洲西北端(今巴拿馬與哥倫比亞交界處),這一時間點比傳統“克洛維斯第一”假說提出的1.3萬年前早了近千年。進入美洲後,一支人羣翻越海拔超6000m的安第斯山脈。這一發現徹底推翻了“安第斯山脈是遷徙屏障”的舊論點,證明冰期結束前人類已具備征服極端地形的能力。

然而,這場艱苦的旅程減少了移民人口的遺傳多樣性。論文通信作者、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Kim Hie Lim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這些移民在長途跋涉中只攜帶了祖先種羣中基因庫的一小部分。因此,遺傳多樣性的減少也導致了免疫相關基因的多樣性減少,這可能會限制人羣對抗各種傳染病的靈活性”。

該研究突顯了亞洲先民在不同極端環境下驚人的適應能力,填補了人類遷徙史上的空白。首次繪製的亞洲人羣遺傳多樣性圖譜,揭示了亞洲人基因組的豐富多樣性,打破了長期以來人們認爲歐洲人羣更具遺傳多樣性的誤解,爲疾病基因學和精準醫療提供了全新視角。

友情鏈接




中國科協之聲

中國科協官方公衆平臺。傳播科協聲音,凝聚價值共識,弘揚創新文化,展示科協形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