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的專家們在《外交雜誌》上發了篇文章,看得人心裏一緊。文中稱,如果美國還不趕緊適應新的打仗方式,不多花錢在那些高效又便宜的無人機上,以後可能連贏仗的能力都沒了。前副助理防長邁克爾・霍洛維茨也在作者裏頭,這話從他們嘴裏說出來,分量可不輕。
他們在文章裏說得很直接,五角大樓要是跟不上新的作戰現實,不光嚇不住對手,真打起來可能都贏不了。這話不是憑空說的,看看現在的戰場就知道,無人機早就不是新鮮玩意兒了,俄烏那邊打了這麼久,無人機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那些成本沒那麼高,卻能精準打擊或者偵查的無人機,已經成了戰場上的重要角色。
可美國現在的錢,大多還是花在航母、F-35 戰鬥機、坦克這些傳統武器上,一年幾百億往裏砸。相比之下,在廉價無人機上的投入,差了可不是一點半點,專家說少了一個數量級。不是說這些大船大飛機沒用了,而是戰爭的樣子已經變了,光靠這些傳統武器,應付不了新情況。
專家也提到,只投錢在無人系統上也不行,那樣打擊目標的種類會受限制。意思是傳統武器還得有,但無人機這塊必須跟上,不然就失衡了。說到底,是現在的戰爭更講究靈活和成本,無人機剛好能滿足這些,用相對少的錢就能給對方造成不小的麻煩,甚至改變戰場局勢。
對此,有人說 “早就該重視了,看看人家用無人機打得多靈活,美軍還抱着航母不放呢”,也有人覺得 “美國軍費那麼高,勻點給無人機還不容易?就是老思路改不了”。還有人擔心 “這麼一來,以後無人機大戰要成主流了,看着就嚇人”。也有人覺得:“打仗的法子變了,裝備和思路也得跟着變,不然就要落後”。

其實這事兒背後,是戰爭形態真的不一樣了。以前比的是誰的船更堅、炮更利,現在可能還要比誰的無人機更厲害、用得更溜。美國作爲軍事上的老大,一直靠那些大傢伙撐場面,但現在發現,小而靈的東西同樣關鍵。專家們的警告,其實是在說不能躺在過去的優勢上,得跟着時代變。
這也不光是美國的事兒,它提醒所有人,技術在改變戰爭的樣子。而對普通人來說,不管是航母還是無人機,背後都是巨大的投入,這些錢本可以用在別的地方。可一旦軍事上跟不上,又可能面臨安全威脅。美國專家們的擔心,說到底是怕美國在新的軍事競爭中掉隊。但不管誰領先,最該想的是,怎麼能讓這些武器派不上用場,畢竟和平纔是所有人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