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攻防戰" 愈演愈烈,俄軍一晚擊落42架烏軍無人機

由 科技生活快汛 發佈於 科技

'25-07-05

#7月·每日幸運籤#

俄羅斯國防部 7 月 5 日發佈消息,7 月 4 日晚間 8 點到 11 點,俄軍防空系統在多個州上空擊落了 42 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別爾哥羅德州上空擊落 28 架,布良斯克州 6 架,庫爾斯克州 3 架,奧廖爾州 2 架,斯摩棱斯克州、沃羅涅日州和特維爾州各 1 架。這已經不是俄烏衝突中第一次出現大規模無人機攔截的情況,最近幾個月,類似的消息越來越頻繁。

俄烏衝突打了這麼久,雙方都在想辦法用更划算的方式給對方製造麻煩。無人機成本比導彈低得多,操作也相對靈活,烏克蘭用它來襲擊俄羅斯邊境地區,既能騷擾對方,又能分散俄軍精力。而俄羅斯邊境的別爾哥羅德州這些地方,離烏克蘭比較近,自然成了無人機頻繁光顧的區域。

爲什麼一下子會有這麼多無人機被擊落?一方面,可能是烏克蘭集中派出了一批,想形成規模效應,總有漏網之魚能造成點破壞。另一方面,俄羅斯在邊境部署的防空系統一直保持高度戒備,這些靠近邊境的地區攔截起來相對容易,所以才能一下子打下這麼多。

有網友說 “這哪是打仗,簡直是無人機消耗戰,兩邊都在拼數量”,也有人擔心 “邊境老百姓日子太苦了,晚上睡個覺都不安穩,就怕無人機掉下來”。還有人注意到別爾哥羅德州擊落的數量特別多,“看來這裏是重點防區,也是烏軍主攻的方向”。也有網友感慨 “戰爭拖這麼久,雙方都在想各種招,受苦的還是普通人”。


其實仔細想想,這些無人機背後,是雙方戰術的較量。烏克蘭想用低成本的方式突破俄羅斯的防線,哪怕只是造成恐慌也是勝利;俄羅斯則要靠防空系統守住邊境,既要攔截無人機,又要減少對民衆生活的影響。但不管攔截得多成功,只要這種襲擾不斷,邊境地區的民衆就始終處在緊張中。防空警報的聲音、攔截時的爆炸聲,還有偶爾沒攔住的無人機造成的破壞,都在一點點消磨着普通人對和平的耐心。

這場衝突裏,無人機成了新的主角,它改變了戰爭的形態,卻沒改變戰爭的本質 —— 受傷最深的永遠是那些只想安穩過日子的人。擊落 42 架無人機的數字背後,是兩個國家邊境線上日復一日的緊張對峙,也是無數家庭對平靜生活的期盼。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