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山東人才知道,我們喫的一般人真喫不了!難怪都是大個子

由 大廚江一舟 發佈於 美食

'25-11-20

不得不說,我們山東人做菜,跟 “精緻” 半毛錢不沾邊。他們菜譜裏只認三樣:盤子要大、分量要足、味兒要夠。你點個菜,他按斤給你上;你說 “少來點”,老闆還不樂意:“瞧不起誰呢?咱山東就沒讓客人餓着的理!”

發小跟我吐槽:“上次帶南方同事來,點三個菜,同事拍桌:‘四個人哪喫得完?’結果菜一上,同事眼睛都直了 —— 那盤炒雞,光雞大腿就六個!” 真不是山東人炫富,是他們打骨子裏講究 “好客”,把客人喫飽,比啥都有面子。

二、這些山東菜,上來就把人 “鎮住”

1. 涼拌菜:“臉盆” 開胃,沒喫完還能打包

頭回在山東喫涼拌雙絲,服務員端菜的瞬間,我還以爲拿錯了 —— 四十釐米的大圓盤,黃瓜絲、白菜心堆得冒尖,頂上撒的蝦皮都能當零食。發小他爹操着膠東口音:“先墊墊,燉雞馬上好。”

我夾一筷子,酸甜脆爽,越喫越停不下來,可架不住量太大,最後還剩大半盤。老闆過來一看,直接套上塑料袋:“捎着!明早卷單餅,香得很!” 我這才懂,山東人的實在,從第一道菜就藏不住。

2. 單餅:蓋過筆記本,卷菜捲成 “胳膊粗”

山東單餅聽着秀氣,實物能嚇你一跳。我拿發小 14 寸筆記本比了下,一張餅展開,能把屏幕蓋得嚴嚴實實,薄得透光還特筋道。

卷菜更瘋狂:大蔥蘸醬、滷牛肉片往上一鋪,再塞根整黃瓜,對摺兩下,直接捲成比我胳膊還粗的 “肉卷”。我啃半根就飽了,發小已經幹掉三張,還往我手裏塞第四張:“別客氣!餅不值錢,管夠!” 那天我纔算懂,啥叫真正的 “碳水自由”。

3. 把子肉:一塊管飽,兩塊扶牆

在濟南喫把子肉,我算開了眼。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用麻繩捆着,在醬湯裏燉得顫巍巍的,撈出來油亮亮的,跟塗了釉似的。老闆手起刀落,一塊肉 “啪” 地放米飯上,澆兩勺老湯,香得我直咽口水。

我心想 “不就一塊肉嘛”,結果咬第一口就懵了 —— 肉厚三指寬,橫截面比我手機還大,肥的不膩、瘦的不柴,醬香直往鼻子裏鑽。喫到一半我就撐得打嗝,旁邊大姐還催:“小夥兒,加不加?第三塊免費!” 嚇得我端着盤子就跑,發小在後面笑:“你這飯量,在山東得被笑話!”

4. 海鮮:按 “桶” 上,35 塊喫撐

去威海夜市,我點了份辣炒蛤蜊,老闆拎着不鏽鋼小桶就過來了,“咣噹” 往桌上一倒,蛤蜊堆得冒尖。我趕緊說:“老闆,我點的是小份!”

老闆拍拍圍裙:“這就是小份!大份用洗臉盆裝!” 我嚐了嚐,蛤蜊個個比硬幣大,肉肥汁鮮,辣得過癮。再點串烤魷魚,好傢伙,比我小臂還長,咬着 “嘎吱” 響,滿口香。最後結賬,兩桶蛤蜊、三串魷魚、一瓶原漿,才花 108 塊,撐得我肚皮圓滾滾,老闆還問:“沒喫飽吧?再給你加份海虹?”

5. 大包子:按 “斤” 買,四個撐到走不動

山東大包子,絕對是 “主食終結者”。一個直徑十釐米,跟板磚似的厚,掰開瞬間,肉餡 “噗” 地冒出來,油香直撲面門。我掐指一算,一個包子至少三兩肉,喫兩個,一天的蛋白質都夠了。

在煙臺 “九味居”,我見本地人買包子,張口就來:“老闆,來兩斤!” 我當時驚了:“兩斤包子?得幾個人喫?” 結果老闆麻利裝袋:“人家一家三口,頓頓喫這個!” 我拼老命喫了四個,發小已經幹掉六個,還喝碗玉米粥:“溜溜縫兒!”

三、最後說句掏心窩的:山東菜的實在,藏着真熱情

有人問:山東菜量這麼大,不怕賠本?發小他爹笑了:“咱山東有地種糧、有海產海鮮,原材料多着呢!客人喫得飽,下次還來,這不比啥都強?”

說真的,山東菜的 “實在”,不是炫富,是把客人當自家人。你要是來山東,千萬別客氣說 “少點”,也別擔心喫不完 —— 老闆會幫你打包,還叮囑 “下次來,給你多加點肉”。

想減肥?勸你先別來山東;想體驗 “食物自由”?趕緊收拾行李!記住,來山東喫飯,別拿自己 “小飯量” 當回事,畢竟在這兒,1 米 8 壯漢喫撐,都算 “正常操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