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多不多,就看十月初一”,今天十月初一,今年冬天會冷到哭

由 大廚江一舟 發佈於 美食

'25-11-20

老輩人常說 “十月種油菜,來年收金菜”,這話我老家親戚去年就驗證過 —— 十月初種的油菜,今年春天長得綠油油的,夏天收的時候金燦燦一片,榨的菜籽油香得很!

爲啥十月種油菜合適?因爲這會兒全國大部分地方氣溫降到 10-15℃,而油菜種子發芽最喜 15-20℃,就算耐寒品種,5℃左右也能冒芽。種子能借着土壤裏還沒散的餘溫順利發芽,幼苗在低溫裏慢慢長,根系能扎得深,冬天抗凍能力也強。

不過有個小提醒:十月降水少但土壤還不算幹,播種後別老澆水,不然種子容易爛在土裏。我叔去年就犯過這錯,澆多了水,後來補了苗才趕上趟,所以這細節可得注意。

“瑞雪兆豐年” 不是瞎說!雪對莊稼好處太多

一到冬天我就盼下雪,不光能堆雪人,奶奶總說 “雪蓋麥苗,來年豐收”,後來才知道《齊民要術》裏早寫了 “冬雪,覆蓋麥苗,來年必豐”,老祖宗誠不欺我!

雪對莊稼的好處,說出來你都得覺得神奇:

  • 當 “棉被” 保暖:厚厚的雪蓋在地裏,能擋住外面的冷空氣,不讓土壤裏的熱量跑掉,麥苗在底下就凍不着,安安穩穩過冬。


  • 當 “肥料” 送養分:雪在天上形成時,會吸收空氣裏的氮化物,含氮量比雨水高好幾倍。等雪化了滲進土裏,既給麥苗補水,又送了 “肥料”,多划算!
  • 當 “灌溉員” 潤土壤:雪化得慢,能慢慢把土壤澆透,讓水分分佈均勻,麥苗根系能舒舒服服吸水,爲來年生長打基礎。

這麼一看,“瑞雪兆豐年” 真不是空話,是老祖宗觀察了多少年才總結出來的規律,比啥理論都實在。

1.“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十月初一雨,冬寒雪紛飛”

要是今天天兒晴,老輩說冬天會比較暖,甚至能穿單衣(當然現在沒人真穿單衣,就是說暖和);要是今天下雨,冬天就會冷,雪也多。我這兒今天陰天,沒下雨也沒晴天,還真有點猜不準,不過能感覺到比昨天冷,說不定雪會不少?

2.“十月初一降三度,入冬寒風難出手”

這裏的 “降三度” 不是真就降 3℃,是說天氣突然降溫。要是今天明顯變冷,冬天出門就得戴手套,不然手凍得疼。我早上出門確實覺得比昨天冷,看來今年冬天可能要多備幾雙手套了。

3.“十月初一北風颳,三九寒天凍死牛”

“凍死牛” 是誇張說法,就是說要是今天刮北風,三九會特別冷(一年裏最冷的就是三九)。我記得有年三九刮北風,出門睫毛都結霜,手機拿出來沒幾分鐘就關機,那是真冷到骨子裏。

4.“十月初一日頭笑,冬暖天干百物絕”

要是今天大太陽(日頭笑),冬天會暖但容易乾旱,莊稼就遭殃。我爺爺以前總說 “冬天旱不得,麥苗渴得慌”,要是沒雪沒雨,麥苗缺水就長不好,來年收成就受影響。

五、最後嘮兩句:農諺裏藏着過日子的用心

其實這些農諺不是說百分百準,畢竟現在氣候跟以前不一樣了。但老祖宗爲啥總結這些?是因爲他們靠天喫飯,每一句都藏着對莊稼的在意、對日子的用心 —— 想知道冬天冷不冷,好提前準備棉衣;想知道雪多不多,好盼着來年豐收。

今天十月初一,你那兒是晴是雨?冷不冷?評論區聊聊,咱也湊湊熱鬧,看看今年冬天到底啥樣!不管冷不冷,都希望大家冬天能穿得暖、喫得香,來年地裏的莊稼也能有個好收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