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壓抑自己後,我發現負面情緒也是生命力的體現

由 簡單心理 發佈於 心理

'25-10-06

走進諮詢室之前,心情總是忐忑的。我們帶着傷痛、待解決的問題、好奇和對未知的惶恐,不知道要踏上一個怎樣的旅程。

這裏是「來訪者說」欄目,在這裏你將讀到發生在心理諮詢室裏的真實經歷。如果你也有想說的話,歡迎。

我最開始走進諮詢室時,是因爲學校免費開設了心理諮詢,目前爲止去過 12 次。

最初是從某段時間開始的,我慢慢變得很「不對勁」。

每天賴在牀上不想起牀,沒有做任何事的動力,不愛與父母朋友交流;覺得自己就像一臺生鏽的機器,看似正常去上課、和他人正常交流但心裏都知道是在「強迫」自己去做這些事,是竭力在維持一個最低限度的「正常生活」。

整個人像被套進了一個巨大的厚殼子裏,外面是空空的,自己內心也是空空的。

那段時間,讀《高興死了》這本書,非常喜歡,也對作者的「勺子」比喻印象深刻——每天早上醒來,會想「今天的自己有幾勺能量去做事呢?」通常,能量都非常少。也嘗試過只靠自己,比如看書、與朋友交流,但還是覺得自己在一點點地往下滑。

我意識到,我必須尋求外界幫助。

01看似荒誕的夢境其實一點也不荒誕

一直知道學校有這樣的諮詢服務,也很慶幸學校爲我們提供免費的諮詢機會,所以在新學期開始後,我第一時間就預約了諮詢,至今 12 次了。我發現,心理諮詢室,是一個輕鬆的、私密的、我可以分享任何想法與感受的地方。

之前以爲,也許在跟很好的朋友相處時也能這樣,但慢慢感覺到「是不一樣的」。在心理諮詢室,我可以放心傾訴任何事情,而不需要對說出口的話語進行自我審視與批判。

那是一個,我能毫無保留哭出來的地方,不需要不好意思,也沒有羞恥。

《 愛的暫停鍵 》

有一次很神奇,當天早上上完課,其實整個人沒有特別的情緒,以爲是很普通的一天。但走進諮詢室,說了不到五分鐘,我突然哽咽,哭了很久。

原來,自己已經有了很多壓抑的情緒。

當時,我是從那一天發生的一件事開始講的,講自己在上課時回答問題答錯了,心裏覺得很挫敗。講着講着,就引出了整個本科期間在學習上的 struggle ,從高中的很優秀,到大學的很一般,甚至有時成績較差,講到自己說出:「人要什麼時候,才能接受自己是個很普通、很平凡的人。」

講到這個部分時,自己的情緒突然變得很激烈,感到非常傷心,眼淚洶湧而出。

我一直記得諮詢師她當時的表情——眼神變得有些擔憂,很認真專注地傾聽,神情依舊是鼓勵、包容我的哭泣和傾訴。

02來夢境並不只是夢境

還有一次諮詢中比較深刻的經歷,是諮詢師對我的夢境的解讀。

在此之前,我認爲自己不常做夢,也因此從不在意偶爾做的夢境內容。但在那一次諮詢中,在諮詢師鼓勵下,我詳細描述了我的夢境,諮詢師則非常仔細地問了我很多細節,出現的人是怎樣的、看到的場景是怎樣的、我的看法,甚至也聽我講述了一遍之前相關的寓言。

聽完我的描述、問完問題之後,諮詢師對一些意象、形象都給出了一定分析解釋,與她一起討論後驚訝發現,看似普通的夢境,反映了很多我的潛意識和當下狀態。

我的夢境分爲兩部分,都很荒誕。

《 在人間 》

一部分,是我夢到我在看着兩個人對打排球。諮詢師在仔細詢問打球的人、之前我對這項運動的看法、打球的環境等等問題後,她認爲,這其實反映了我的兩個自我在彼此鬥爭。

而另一部分,是夢到住在樹屋裏發生的事。諮詢師分析說,樹屋裏夢到的人,也並不是我現實生活中真正的那個人,而是我的潛意識的集合體,集合的是我對這個人的看法、對這段關係我的一些情緒;甚至我住在樹屋這件事,樹屋也代表了一種當下的自我狀態。

她的分析讓我覺得,「好像真的是這樣」。看似荒誕的夢境其實一點也不荒誕,還可以從中理解自己所處的狀態。

03與壓抑的情緒握手言和了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諮詢中,關於我的存在、情緒的重要性以及我對待我自己情緒的方式,諮詢師給的分析或是意見總是讓我很驚訝。

就像有人在厚重的石頭上接連敲下重重兩錘,石頭裂開一點點縫隙,之後的光、風、雨露,從這些縫裏一點點落到石頭掩蓋的山洞洞口裏。

《 我的一百種恐懼 》

以前,每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者我心裏情緒很激烈時,我總會自我責備並壓抑這些想法,企圖恢復內心的「寧靜」。

但從那以後,我會先告訴自己,「 我的憤怒/傷心/嫉妒」都很正常,這是生命力的體現,然後我會嘗試辨別這些情緒以及它產生的原因,看是否能勇敢一些採取行動——這個過程很難,我仍在摸索學習之中。

做諮詢之前,我一度生活喪失動力,每天在宿舍連起牀的慾望也沒有,整個人沒辦法維持「正常」生活;是在諮詢之後,這些想法就很少出現了,我也對自己有了更多瞭解。

前後最大的變化是,在做諮詢之前我沒有認識到情緒的力量,做諮詢之後,我才慢慢了解到, 原來情緒在個人生活中起到那麼重要的作用,情緒其實反映了很多東西,過去的經歷、當下的狀態等等。

帶着對情緒的理解和接納,我看到,在與自己、自己與朋友這兩種關係中的自己成長了。

《 晨時空虛的我 》

一是,我認識到了很多想法、內心對話其實是在苛責、責備自己。

我明顯感到,自己對自己更「溫柔」了一點。

二是,在朋友相處中,我變得更勇敢、更敢於直接表達自己受傷的感受了。

以前可能是把避而不談當作「大度」、「無謂」、「包容」,但其實是我自己將害怕、受傷的情緒隱藏了起來。在敢於對朋友直接說出那些以前可能覺得「矯情」的感受後,我驚訝地發現,這反而促進了友誼和彼此理解, 我的對內攻擊也被化解了。

以後,如果我工作後經濟負擔得起,我想,我會繼續定期做心理諮詢的。

作者 來訪者 忘朝

編輯 崇衫

首圖 《想一個人死去》

如果你當前面對一些心理困擾但不知如何解決,或者壓抑的情緒找不到發泄的出口,我們的「首次諮詢(心理評估)」服務可以幫助你。

「首次諮詢(心理評估)」利用國際標準的心理測評量表系統和 50 分鐘的 1v1 線上深度訪談,幫助你明確定位情緒感受與需要關注的議題。

Scroll to Top